没过几日,媒婆上门回话,道:“许家娘子倒是对陈秀才颇为满意,但许家几个儿郎听得杨秀才有几句传言,说他小小年纪流连花楼,不知是否属实。”
秋月便知是许家是好好打听过了,她也没想瞒着。
便笑道:“好教婶子得知,传言确有几分属实,却不是外头说的那般。
我二叔十二岁考中秀才,后到官学研读,日夜刻苦。谁知遇上小人,诱哄了去。
他小小年纪,经的事少。便进了圈套,现在早就改过,同窗的宴席文会都少有去的。
婶子尽可去打听,我绝无半句虚言。”
媒婆笑道:“我自是信娘子的,杨秀才和许姑娘一双璧人,天生地长的一对。就怕有些流言误了良缘,所以说开了也好,望娘子勿怪。”
“无妨,我们杨家是真心实意求娶许姑娘,望婶子周旋一二。”
说着递了个荷包过去。
媒婆接过,感觉里面最少也有四五十文,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道:“娘子放心,我定会向许娘子如实相告。”
送走了媒婆,曦儿迈着小短腿过来了,小嘴嚷道:“臭臭。”
刚刚媒婆身上的香粉味太浓,有些熏人。
秋月抱起她,道:“去哪淘气了?可有写大字?”
“不写。”小家伙嘴撅得老高,满脸不高兴。
她才一岁多,写字也不过是看到哥哥叔叔都在写,要去捣乱。过了新鲜劲就不想玩了。
等到杨树回家,秋月便把媒婆的话跟他说了。
杨树沉吟一下,把杨林叫到书房,道:“你嫂子给你说了一门亲,是前门东街牌坊口许秀才家的姑娘。家里良田百亩,耕读传家,
是门极好的亲事。叫你来不是问你愿不愿意,而是你前头做的丑事被人打听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