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2)

大约行驶了两炷香的功夫,夏省身明显觉得车速渐渐降下来了。马车夫明显在控制马匹的速度。

夏省身老眼没有昏花,他登时见到,同一座轨道上,远远的有一处马车正停在路上。

两车相遇,难不成要相撞不成?

谁知马车夫很快勒住了缰绳,整座马车,连带后面的两斗货都停了下来。这马车夫随即跳下来,挥手朝对面泊着的马车打招呼。

两人用乡音交流了一些什么,又或是他们所说的夏省身完全没听懂,便以为这两人是在用乡音交谈。

随后,令夏省身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他这车上的马车夫推动了一枚机关,地面上的木轨似乎便动了动,衔接至旁边另一座木轨上。紧接着这马车夫牵着马匹向前,带动夏省身所在的这座车驾,竟将马车和后面的货车都引上了一旁另一座平行的轨道上。

对面的车夫便向这里点头致意,然后从原轨道上经过,头也不回地往武元去了。夏省身瞅了一眼那货车里装的东西,见是一卷一卷的布匹,还有瓶瓶罐罐之类。他可不知这是桃源寨出产的窗纱与米酒,但光看这些东西,就可知分量不轻,而车夫们就这么驾着一匹马,轻轻松松地拉过去了还有什么能让夏省身能比现在更吃惊?

这边的车夫又去扳了一下地上的木轨,然后重新跳上车,请夏省身坐稳,然后小心翼翼地牵着马匹慢慢向前,待到后面所有的货车都准确无误地驶上木轨,他才重新又跳上马车,催动马匹。随着耳畔那咯噔咯噔的频率越来越快,夏省身所在的马车又开始风驰电掣。

又是两炷香的功夫,车驾重新慢了下来,终于完全停住。

夏省身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正见到车夫正在拆卸车辕,把马匹从车辕中解下来。

与此同时,有几名挑夫模样的人一拥而上,分别去卸那一车西瓜和那一车棉花。贾放则远远地笑道:夏大人,这一趟下来感觉如何?

夏省身兀自觉得有点儿脚软,踉踉跄跄地朝贾放走去。贾放吃惊不小,以为夏省身晕车了,赶紧上前,将老人家扶住。夏省身却摇着手说:老夫无事,老夫无事只是老夫想破了头也没想到,你竟会给老夫这样一份厚礼。

早先听过袁化的描述,夏省身只觉得桃源寨平平无奇,不过是有些特别的能人,做出了一些特别的产业,再加上贾放用一些特别的方法去管理。但桃源寨再怎样,也不过是一个五千人口的寨子。对于从百万人口的京城出来的夏省身而言,这都是小打小闹,不算什么。

但是现在他亲身体验了一回这有轨马车,他才知道贾放在此地所行的,是完全前无古人之事

车驾在轨道上行驶,区区一匹马就可以拉动如此多的货物;两车相遇时,竟然还可以在并行的轨道上错车,这意味着这条轨道可以同时有两驾马车相向而行,这便是增加了一倍的运力。

这边西瓜和棉花刚运下来,又有后续货物等着装上货车。马车夫一边重新整顿货车与车辕、马匹之间的连接,一边高声喊:大家莫要着急,这车要再等上一刻才会出发。

夏省身于是问贾放:这轨道上,一天能跑多少趟?

贾放笑答道:十二趟,如果再算上是两车相向而行,便一共是二十四趟。每一趟车载重是八百斤,便将近是两万斤了。

两万斤?夏省身显然被这个数字震住了,呆了一会儿才问,两处之间,每日都有两万斤货物可以运输吗?

贾放便微笑:如果没有那么多货物,我还可以运人啊!

夏省身:的确如此。他从武元到桃源寨,坐轿要两个时辰的,这车驾几炷香的时候就到了。如果让百姓乘坐,那岂不是人人都能轻易在武元与桃源寨之间往返了?

贾放望着夏省身脸上的惊愕神情久久无法褪去,心里暗想:一日两万斤,这还远远不是轨道运输能发挥的最好水平呢。

桃源武元线目前主要受制于材料,所有的钢轨都是用铁木的木芯做成,已经比一般木材坚硬得太多了,但还是承受不住太大重量造成的压力,运载量太大而来容易出现轨道的弯曲和变形,以至于造成运输事故。

除此之外,每天运输开始之前,两边的车夫需要架一辆装载着木轨、枕木和技术工人的车辆,在各自的轨道上跑一遍,检查轨道的状况,发现问题,就立即由技术工人抢修替换。

这条线路刚开通了几天,曾经发生过一次需要抢修而造成整个线路停运的情况。贾放估计以后这种情况也不会太少,所以他预估的运货量需要打个折,平均每天是一万五千斤左右,这放在后世真是啥都不算,但此刻在桃源与武元,这条线路已经造成了轰动,引得百姓争相观看,甚至不少商人与厂家哪怕花的钱和平时差不多,也要掏出这些运费,享受一把方便快捷的运输。

贾放便招呼夏省身:夏大人,走吧!至少咱们今儿有新鲜水灵的大西瓜吃了。我让他们先挑一个好的,浸到青坊河里去。

青坊河水是山间溪水,炎炎夏日时自带一份清凉,用来浸西瓜再好不过。当即有人答应了,道:贾三爷,我们给您挑一个大的,保准是红瓤黑子,甜煞人的好瓜!

贾放笑着点头,道:回头记我账上。

那边立即嗔道:这就见外了,贾三爷,您以为我们连这一个瓜都请不起?

贾放连忙道不敢,笑着应了,带着夏省身随意在寨子里走走。

夏省身本是太子太傅,几个皇子都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京中王府公府家中的公子哥儿也见过不少。早先他与贾放相处,只觉得这少年有一种特别之处,与其他贵介子弟都不相同,叫人见了便难以忘怀

如今走在桃源寨里,夏省身突然明白了,贾放的特点就是在于他和任何人在一起的时候,对方都能觉得贾放是和自己一样的人。

在达官显宦面前,贾放就像达官显宦一般骄傲;在贩夫走卒面前,贾放就像是个贩夫走卒般说话思考,在农人面前,在商人面前,在京里的王孙公子面前,贾放总是能让对方觉得,彼此身份上没有差距,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大家说话都能说到一处来。

这样的人,夏省身还从来没有见过。

夏大人一念及此,赶紧提醒自己,不能被这少年迷惑了,当年向奉壹也不一样是知交遍天下的人物,后来不还是落到那等境地?

于是他咳嗽几声,对贾放说:今日老夫来,也不是特为看这桃源寨而来。袁县令已经将这里种种,都与我说了一遍。

他当着贾放的面说,特地跑来桃源寨,却是对桃源寨不感兴趣,其实还挺伤人自尊的。可是夏省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能直呼皇子们的姓名,自然也不惧对贾放这么个有实无名的皇子直抒己见。

贾放却不在意,笑着说:无论您为何而来,我都要尽地主之谊的。

夏省身便不再兜圈子,直接说:早先武元县令袁化,主持文凭考试,要筛选他手下的县吏,这事儿着实让老夫吃了一惊。

但是老夫现在已经想明白了,袁化那些行动,雷声大雨点小,筛去的是那些不入流的。他若是真要整顿武元县内的吏治,在县衙内培植起自己的实力,仅凭那文凭考试,显然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