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一家都是大佬》TXT全集下载_25(2 / 2)

gu903();栓柱有她信,但是铁蛋也有。铁蛋特别爱惜书,别看他吃饭前经常不洗手,可看书前一定会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翻书时也特别小心,他看过的书干净整洁,跟别的八岁孩子完全不一样。别的孩子翻过多遍的书早就卷边折页,铁蛋看过的书除了纸张颜色变深些,跟新的差不多。

林瑶很肯定地说:“何老师,这小人书是铁蛋的。”

刘连枝马上说:“你凭啥说是铁蛋的,我们家栓柱的小人书丢了,正好在铁蛋的书包里翻出来,不是他偷的还能是什么,你们家又是治病又是盖房子,造了不少钱吧,还能给铁蛋买小人书?就是铁蛋看着别人有书,眼馋才偷的。”

第72章隐形的记号

她的这番话气得苗玉兰浑身发抖,铁蛋有哪些书她没留意过,但她觉得自家孩子不会偷东西,铁蛋自从上了学之后特别乖,不乱跑也不惹事。

林瑶也气得够呛,这是啥感人逻辑,竟然被刘连枝说得理直气壮。她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握住苗玉兰的手,示意她冷静。

刘连枝说完自然得意洋洋地看着苗玉兰母女,这些日子她太憋屈了,总想找个机会找老林家的茬,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下午,老师派学生去家里找她,她弄清楚事情经过,心想,机会送上门了,她一定要借此大做文章。

他家栓柱有这些小人书,这些从铁蛋书包里翻出来的小人书一定是他家栓柱的,铁蛋是偷东西的小偷。

苗玉兰母女涨红的脸在她看来就是心虚,这一刻她像是报了仇一样,太畅快了。

何老师说:“连枝婶,你冷静点儿,我叫双方来就是要把事情弄清楚,没弄清楚之前不能说铁蛋是小偷,这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名誉,不是小事儿。”

林瑶看她和顾翠翠趾高气扬的表情,在心里讥嘲她们,说出的话却声音平静:“何老师,这书的确是铁蛋的,是他自己买的,铁蛋有零花钱。”教会林得山一个字,林瑶给铁蛋一分钱,铁蛋已经在她这里挣了三块多。

顾翠翠嘴角噙着一丝掩住不住的冷笑,她跟她妈想法一样,终于逮到机会羞辱林瑶了。这些书明明是栓柱的,她才给栓柱新买不久。她说:“福七,你这样空口白牙的说话有啥意思,你不承认铁蛋偷书,书就是铁蛋自己买的了吗?你包庇铁蛋,只会害了他。”

铁蛋小手握拳,高抬着下巴,强忍着眼泪不掉下来,盯视着顾翠翠:“你胡说八道,书就是我自己买的。”

林瑶把铁蛋揽到自己身边,一只胳膊搭在他肩上,安抚他,让他冷静。她问顾翠翠:“栓柱的书啥时候丢的?”

顾翠翠说:“就今天下午丢的,我中午还看到了。”栓柱的小人书比这还多几本,但铁蛋书包里就翻出五本。不过现在的重点不是找到剩下的几本,重点是寒碜老林家,寒碜林瑶。多亏她今天请假没去学校,要不就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有顾翠翠这句话就好办了,林瑶她重复说:“好,是下午丢的对吧。”她转向何老师说:“何老师,要是铁蛋偷书,我们就把他领回家,不让他上学了,还让他给栓柱道歉。要是书是铁蛋自己的,我要求连枝婶、翠翠还有栓柱给铁蛋道歉。无论哪一方道歉,都要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儿。你看怎么样?”

铁蛋的名誉是大事,这关系到他的三观,他被翻了书包,还被诬陷是小偷,肯定难受极了,给他道歉能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和自尊。

何老师点点头说:“我支持你这个提议,过错一方要向对方道歉,只是你们都说书是自己的,怎么才能证明?”

刘连枝说:“还证明啥啊,他们老林家舍得给孩子买书才怪。他们家的人没见识,哪像我们家,哪个孩子读过的书不比他们家孩子多……”

她还想接着往下说,被何老师打断,她说:“连枝婶,你这样说没用,要拿出证据说明书是自家孩子的。”

林瑶捏了捏铁蛋的手,说:“何老师,我能证明书是铁蛋的。”

铁蛋扭头看着姐姐,眼里的小星星更加璀璨,姐姐说能,就一定能。

刘连枝和顾翠翠都不信她说的话,觉得她是吹牛,那书上根本没写名字,就算写了名字,也可能是铁蛋偷了书之后写上去的。

林瑶问:“何老师,有火柴吗?”

何老师疑惑:“有,但你要火柴有啥用?”说完,从办公桌的抽屉里翻出一盒火柴。

见林瑶一手拿着火柴,一手拿起一本小人书,顾翠翠和铁蛋同时惊呼出声:“别烧。”

在顾翠翠看来,她就是想把书烧掉,毁灭铁蛋偷书的物证。

铁蛋满脸焦急,小声求她:“姐,别烧。”这可是他心爱的课外读物。

林瑶拍拍铁蛋的手:“放心,你的书姐怎么会给你烧了。来,把封面翻开,拿好。”

一旁,何老师饶有兴致地看着林瑶,看她胸有成竹又很淡定的模样,看来一定有办法自证。

铁蛋翻开封面,书皮朝上,内页朝下拿着。林瑶点燃了一根火柴,把火柴凑到封面没图的那一页。

顾翠翠跨了两步,就要来阻止她,被何老师拉住,她说:“安静,看着。”

火柴的外焰离封面还有一点距离,短暂的烘烤之后,白色的纸张上出现了一个深色的“林”字,一笔一划,格外清晰。

火柴已经熄灭,林瑶把书接过来,弯着唇角,展示给众人看,说:“看清楚了,这是铁蛋的书,我给他写在上面的记号。”

铁蛋很珍惜自己的书,不愿把书弄脏,也不愿在上面写名字,林瑶就悄悄帮他做了记号。书里提过铁蛋被诬陷,之后破罐子破摔越长越歪的事情,林瑶一直提防着,没想到真遇上了。多亏她提前做好准备,要不还真说不清楚。

刘连枝和顾翠翠瞪大了眼睛,为啥,上面居然有字?明明是白色的纸,啥也没有,为啥一烤就出字了?这是咋回事?

苗玉兰也觉得很惊讶,闺女怎么就把书上弄出字来的,不过这下能证明这书是铁蛋的了,她松了口气,她闺女最棒,她闺女最厉害。

铁蛋更是崇拜地看着姐姐,姐姐就是她的偶像!不知道姐姐啥时候给他做的记号,他完全没发现。而且这记号是怎么弄上去的?

自从那个“林”字显现出来,何老师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心中暗叹,真是个聪明的小姑娘,还挺有意思。

剩下四本书,按照刚才的方法,每本封面的反面都出现了清晰的字样。

何老师下结论说:“好了,这五本小人书是铁蛋的,连枝婶、翠翠、栓柱按我们约定好的,给铁蛋道歉吧。”

刘连枝讷讷说不出话来:“何老师,这是咋回事,福七她在变戏法吧,那字肯定是她变出来的。”

何老师说:“不是戏法,只是个简单的科学小原理,林字是福七早就写好的,只不过看不见,火烤后就显示了出来。”

顾翠翠很不服气,啥原理,她怎么不知道?想问,可又怕露怯,显得她无知,生生忍住了。她眼睁睁地看着何老师对着外面一排挤在一起的学生说话,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让他们组织学生在操场上列队。

学生们很快在操场上站得整整齐齐,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注视着前面站着的栓柱和铁蛋等人。他们吃了好半天瓜,现在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原来铁蛋根本没偷书,是栓柱诬陷他。栓柱真是太坏了,以后不跟他玩,万一被他陷害怎么办?

铁蛋的姐姐真厉害啊,他们好像看了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戏法,真是好玩又神奇,他们也想有个福七这样的姐姐,脸上的神情满是崇拜,真是羡慕铁蛋。

即便百般不情愿,但何老师坚持,顾翠翠怕老师把栓柱诬陷别人的事情写进档案,还是带头,带着刘连枝和栓柱给铁蛋道了歉。她脸色涨红,难堪极了,觉得那些学生看她的目光满是恶意和嘲讽。

为啥,为啥每次跟林瑶交手她都没赢过。为什么今天这么有胜算的事情还是输了?

道完歉,也到了放学时间,刘连枝把栓柱拽过来就揍,边揍边骂:“不争气的怂蛋玩意儿,你的书呢?”

何老师阻止了她:“说,不要打孩子,栓柱的书再找找吧,他把别的孩子书包都翻了,没有。”

林瑶跟何老师道别:“何老师,我们也走了。”

何老师笑眯眯地说:“福七,你怎么知道这个科学原理的?”她知道林瑶没怎么读过书。

林瑶说:“我在书上看来的,我在家里自学,看过很多书。何老师,铁蛋也有不少书,不管我们家有没有钱,在铁蛋学习上该花的钱不会节省,我前段时间还去新华书店给他订了书,不一定都能订的到,应该能拿到几本吧。”

何老师听了,很感兴趣,她想帮助这个很上进的姑娘:“你需要啥书,我可以让亲戚买了寄过来,京城的书店总比县城书店书多。”

林瑶想了想说:“京城书店有没有卖中草药种植方面的书?”

何老师有些惊讶:“中草药种植,你想种中草药?”

林瑶说:“是的,咱们这深山有很多中草药,我想山里气候和平地上差不了多少,平地上应该也适合中草药的生长。我最想种植的是天麻,可天麻种植跟一般草药种植不太一样,很麻烦。”这个年代,还没有后世的天麻种植技术,而林瑶也不知道后世的天麻具体怎么种的,但她想如果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话,可以拿来参考。

何老师更觉得惊讶,她想不到眼前的小姑娘有这种想法,她考虑了两分钟,说:“我印象里在北府书店这方面的书都不多,我会尽力帮你买。不过……”

她停顿了一下,说:“说到中草药种植,没有人比他研究更多,可他……”话说到一半,又停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所以,今天的问题是,那字是怎么写上去的?

第73章沉默的人

林瑶问:“谁?”谁是研究中草药种植的专家?

何秋韵看了看周围,已经放学,还有小孩在操场上追逐打闹,乱哄哄的,有些话人多的地方不方便说,于是说:“这样吧,放寒假的时候,你去知青点找我,我们一起去看看他。”

林瑶答应下来,跟何老师告别,然后跟苗玉兰和铁蛋一起回家。铁蛋下巴抬得老高,满脸自豪的神情,好几个小孩前呼后拥,对林瑶吹一通彩虹屁,然后问那字是怎么出现的。

林瑶跟铁蛋说:“先把我给你找来的科普书看完了,要是还不知道再来问我。”

铁蛋答应:“姐,我一定多看书,多学科学知识。”

他们这边热热闹闹,栓柱就不爽了,本来那些孩子很爱跟他玩,现在都躲着他,离他老远,他主动往他们跟前凑,可那些孩子理都不理他,马上跑开,生怕他会坑他们似的。

——

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天气由凉转冷,已经到了十一月份,山上没啥可采的了,林瑶和林卫国就不再上山。蘑菇、中草药和山楂罐头都是大哥卖掉的,其中山楂罐头有两百罐,最后拿到手的钱接近四百块。

这四百块钱别看多,可这是漫长冬季前后卖大山特产最后的一笔收入,明年再去山上采蘑菇和草药估摸得五月份,四月份的时候可以去山上看看,估计能弄到的东西不多。

还有两蛇皮袋山楂,冬季山楂好储存,放地窖里埋上沙子不会坏,可以慢慢做罐头。

新房已经建好左右两面墙,水泥天冷会上冻,新房也停工了,等来年开春接着建。

现在家里的情况是林得山给人家修复家具,林卫军和铁蛋上学,林环给地质队做饭,生产队活少,苗玉兰主要是操持家务,比较闲的人是林瑶和林卫国。生产队要交的公粮是玉米和少量红薯干,公粮已交,粮食分发到各家各户,林卫国不用再看守仓库。

可他注定是个不会安生的人,刚闲下来,就决定去沪市。带着林得山去京城治病时,他接触到了好几个倒卖衣服的倒爷,从南方进了衣服卖到京城,衣服颜色好,款式新,销路还不错。

林卫国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遭到林得山、苗玉兰的一致反对。

林得山说:“我现在能挣钱,挣得也不少,足够咱们一大家子吃喝,不用你去冒这个险,你老老实实在家呆着。”

苗玉兰说:“千万别去,这国家都不让干,偷偷摸摸的,万一被抓了可咋整,咱们不挣这个钱。”

可林卫国哪里听得进去,这一趟出远门早就在他的计划之中,现在手头钱够了,肯定要出去看看,而且他费了老劲从陈爱民那儿开的介绍信,公社和县里的介绍信也开好了,这就更坚定了他一定要出去的决心,谁都无法让他改变心意。

林瑶本来是支持大哥的,要是她年纪大点,再是个男的,八成她也要往外跑。只是事到临头,林卫国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她还是很担心。现在距离改革开放还有六年多,国家对倒买倒卖管理的特别严格,大哥一个人去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即便他脑子转的快,做事灵活,林瑶还是免不了担心。

她把手头的四百块钱都给了林卫国,说:“大哥这钱你都拿着,穷家富路,在外面可别委屈了自己,咱家花钱有大姐的工资,再说还有一些空罐头瓶,大姐做罐头,我可以拿去卖。不用担心家里,在外面看着风头不对马上回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