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帝国zhèngfu和国会不断的进行沟通,就此问题再次掀起了国会辩论大战。支持放弃金本位制的议员们是考虑帝国进出口贸易商人们的经济利益,而反对放弃金本位制的议员们是基于国内民众的利益。自古以来,货币发行量在外贸出口利润和国内物价方面就是一对矛盾体。增加货币发行量,自然刺激外贸出口,却会增加国内通货膨胀。反之减少货币量供应,出口则萎缩,国内通胀降低。
对于中华帝国眼前最大的利润来源在于出口,都是因为战争的爆发所致。但战争早晚有一天会结束,战争期间的通货膨胀会给战后造成麻烦。
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是基于帝国国民的利益。于是,在国会争吵不休之时,帝国皇帝王辰浩首次出面干预。
在王辰浩的干预下,帝国国会达成了临时一致,即暂时提高龙币发行量来对冲国际货币普遍贬值问题,扩大帝国出口贸易。但帝国各大银行将监督国内的物价水平和通胀程度,一旦出现外贸利润无法弥补国内通胀损失的情况,将立即停止。帝国各大银行会在第一时间回收市场上的多余龙币。
实际上,王辰浩的意思是帝国zhèngfu坚持金本位制,给国民和国际社会一个资产安全保障,实际上帝国的黄金和白银储备根本无法达到龙币发行量的正常兑换标准,即龙币实际上已经不再以黄金储备作为发行基准了,完全靠国家信用来维持币值稳定。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华帝国业已准备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了,一旦参战,那么军费将是个天文数字。中华帝国此时增发龙币,当年可增发额度高达5000亿龙币,这笔巨款将直接解决帝国参战后的军费问题。而实际上,由于中华帝国的龙币是国际货币,这增发的五千亿龙币将由全世界各国人民来共同承担,按照国际流通的三万亿龙币计算,中华帝国国民实际上只承担其中的3000亿龙币左右的债务,其他2000亿的债务将由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来承担,中华帝国等于从其他国家无偿拿来2000亿龙币来打仗,来发展中华帝国的军队力量。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92章外高加索石油区争夺战
中华帝国开动印钞机大规模印制龙币压榨全世界人民的血汗钱时,苏德战争也进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基辅战役后,苏联红军已经没有更多的后备力量了。为防卫莫斯科,苏联zhèngfu不得不从西线的中苏边境和南线的苏土边境大量抽调兵力,但大多数部队是没有足够装备的,而且缺乏装甲部队及战机。
德军的“巴巴洛萨”作战计划中预定在十二月前占领莫斯科,打垮苏联最后的抵抗意志,但到了十一月初,德军依然未能展开对莫斯科的全线进攻,导致预定目标未能实现。
这主要是因为德国的原油供应告急,德军的战线拉得太长,苏联秋冬季节泥泞的道路严重影响了德军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度,更大幅度增加了德军后勤补给的困难度。
为了解决原油供应问题,德军不得不抽调主力进攻乌克兰区,并向外高加索方向推进。在基辅一战中,德军打残了近百万苏军,俘虏了近七十万人,并得到了苏军的大量武器装备和弹药,但最重要的是得到了苏军储存在乌克兰战区的400万吨油料,使得德军的战争机器再度高速运转了起来。
德军俘虏了苏军四千多辆各型坦克,一千多架飞机和四万多门火炮,这批军事装备迅速补充给德军战斗部队,使得德军的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从之前的三分之一猛增到三分之二实现机械化,成为交战国当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队。当然,跟全面实现机械化装备的中华帝还是没法比的。
德军取得了基辅战役的胜利,这给德军士气带来无与伦比的提升,希特勒为此鼓吹德国陆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连带着整个同盟国世界都为之欢呼,甚至不把中华帝国陆军放在眼里了。
为此,德军统帅部在1941年10月27ri,又制订了“台风行动”作战计划。此前德军业已耽误了四个礼拜的宝贵战略时间,因此为了完成巴巴罗萨计划,德军要在10天内拿下莫斯科。十月的最后几天,德军集结好了部队,作好了“台风”攻势准备。
1941年11月2ri,费多尔冯博克指挥的zhongyng集团军群终于向莫斯科发动了攻击,代号台风行动。德军认为莫斯科在政治和军事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德军计划以各坦克集团实施突击,割裂苏军防御,并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地域合围歼灭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以强大快速集群从北面和南面包围莫斯科,在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攻占苏联首都。
为达此目的,德军基本力量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zhongyng”集团军群司令为博克元帅地带。“zhongyng”集团军群辖第9司令为施特劳斯上将、第4司令为克鲁格元帅、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坦克第3司令为霍特上将、第4司令为霍普纳上将、第2集群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共74个半师计约有180万人,坦克6700辆,火炮和迫击炮44万余门,飞机2390架。
这回德军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了,而且通过缴获苏军大量的先进坦克、飞机和大炮,在武器质量上也占了优势。反观苏军损失了四分之三的机械化军队和装备,双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之下,苏军陷入了空前的弱势状态。当然,这并不包括苏军大后方的那个中械装备的新建集团军。
经过朱可夫的劝说,斯大林最终同意继续让大后方的中械集团军继续进行适应xg训练,他相信以现有的兵力是可以守住莫斯科的。为了最后的大反攻计划,斯大林选择了暂时忍耐。
参加莫斯科会战的苏军有: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截至10月底,苏军西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集团军司令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集团军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第30集团军司令为霍缅科少将、第19集团军司令为卢金中将、第16集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第20集团军司令为叶尔沙科夫中将,该方面军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