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棉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籽去除的难题。历史上,一直到18世纪末期,刚刚dui的美国,农业经济逐渐从烟草为主,转型为种植棉花为主。棉花种植业经济效益非常高,但是棉籽的去除,是一个非常麻烦、浪费人力的事情。美国刚刚建国时期,劳动力资源是非常稀缺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伊莱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在这个机器没有发明之前,黑人奴隶一天只能将1斤棉花去籽。而发明了轧棉机,一名劳动力一天之内,可以轻易的给50斤的棉花去籽。
而轧棉机并不复杂,肖图白稍微提点下,特区已经研发出了这种机器。
第二五八章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
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国营经济推动。
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效率是非常高效的。但是,肖图白知道,着国营企业规模庞大,体制也会越来越僵化,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后世,解决国营企业体制僵化的弊端,是引进竞争制度。效率低下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大规模淘汰,剩下的自是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了。
肖图白并不打算,将来国营企业体制彻底僵化后,再引进竞争机制,那样一来弊病丛生时再改革,阵痛太大。
还不如让国营企业一开始就与更多的私营企业竞争。
特区最大型的国营企业,无疑是皇家纺织公司。皇家纺织公司,从棉花采购、纺纱、织布和棉布销售,以及各种工艺技术的改进、发明,棉纺工业的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皇家纺织公司全部参与其中。
在此时,皇家纺织公司,拥有员工47万人、总资产570万两,自身拥有的净资产230万两,银行贷款和客户的预付款有340多万两。这样盘然大物一般的纺织业巨头,垄断了天津当地市场之外,更占据了ri本、朝鲜市场的三成以上份额。
在大明的北方地区,皇家纺织公司已经具备托拉斯的气象,根本找不到匹配的竞争对手。哪怕就是江南地区,大型的作坊也不过是几千名工人。在规模上、技术改进等等方面的实力,皇家纺织公司。已经属于世界领先地位。
肖图白虽然鼓励皇家纺织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但是并不愿意天津的棉纺工业,仅是一家企业垄断。
为了给皇家纺织公司jg简机构和培养一些竞争对手,肖图白指示皇家纺织公司淘汰掉2000台30锭以下的纺车和老式织布机。
这些老旧的机器,生产效率低。对于皇家纺织公司而言,使用这些机器进行生产,甚至不够支付人工薪酬。因此,这些老旧的机器,仅用于培训新员工。让新员工用这些旧机器。学习生产技能。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已经不用这些老旧机器了。
但是,这些机器对于家庭式作坊而言,作坊主自己就是工人。无需额外支付人工成本。依然可以获得利润。
无需支付人工成本的情况下。一匹棉布的利润空间至少的150文钱而家庭纺织作坊,一名劳动力可以年生产50匹棉布,年利润空间至少达到75两银子。这可比给人当佃农。一年忙到头仅有两三两银子的收入要强多了。
因此,皇家纺织公司的2000台落后的机器,向市场上公开销售后,顿时吸引周边村镇,疯狂的抢购。卖掉这2000台淘汰的机器,换回了12万两银子的现金流。
而卖掉老旧机器后,皇家纺织公司虽然是牺牲了一点落后产能,但是企业新机器更普及,人均劳动效率却是有所提升
在肖图白指导下,皇家纺织公司的结构,增加了企业的效率。不久,皇家纺织公司总经理李慎之风尘仆仆从江南赶到天津。李慎之长期在南方主持工作,就近在南方开设工厂,以及帮助天津采购南方的棉花原料。
此时李慎之却是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南直隶的棉布作坊和地主们联合起来了,棉花供应准备涨价这个涨价,主要的针对我们天津的棉布产业。”李慎之忧心忡忡道,“江南地区的那些作坊主,至少私人拥有几千亩、上万亩的棉田,加上他们根基在南方。联合起来排外,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
肖图白说道:“是为了ri本棉布市场的竞争”
李慎之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原本江南地区每年向ri本等地销售棉布超过500万匹。但是,天津的棉布比他们价格便宜,对ri本出口的市场,被我们抢占了大半。光是去年一年,我们至少让南直隶的棉布作坊损失了超过百万两的出口利润。”
肖图白沉吟说道:“生意场上,如同两兵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对ri本等地市场的竞争,我们不会让步的”
“如此一来,江南地区的棉花供应,便不利于我们”李慎之叹息,“甚至,南方地区的棉花采购渠道,将来也会失去作用”
江南地区以松江府为例,明初的棉田种植仅占田地的1成,九成的田地种粮食。但是到了明末,随着棉纺产业ri益发展,已经是五成的田地种棉花。一个松江府至少种植百万亩的棉花,这也使得松江府成为国内最大的棉布生产基地。
当然,松江府的作坊,技术改进的比较谨慎的,甚至绝大多数的作坊,都是农闲时候的农民,赚取一些外快。等到农忙后,这些农民又纷纷返乡务农。因此,全职的产业工人,是非常少的。
而且,江南地区的部分作坊,为了降低成本,纷纷雇佣流民,只给提供吃喝,不发给工钱,用这种刻薄的手段,将人当做奴隶使唤。除了对于底层百姓,非常刻薄之外,这些作坊主们又和东林党结成了利益同盟关系。有东林党的声援,江南地区广为结社,为抗水、漏税行为张目。
因此,尽管江南地区的作坊林立,工商业非常的繁荣,但是底层的百姓,并没有享受到其中的好处。
至于儒家提倡的种种仁义,那些饱读诗书的南方富人,一般仅应用在同等的富人阶层身上,而不会将仁慈用到底层的穷人身上。
天津地区的工商业,比江南地区要好一些,至少形成了全民富裕的的盛况。比如,以国营经济为主的皇家系公司,和地方国企,规定了最低约月薪为1两银子。
天津的私营企业稍微差一点,比如天津特区户口的百姓,必须要按照法定月薪支付工钱。那么,私营企业主,就不雇佣天津户口的居民,而是雇佣外地来打工的百姓,对于这些没有取得户口的流动人口,支付个五六百文钱的月薪,已经能够对这些打工者形成吸引力。当然,国营企业的存在,使得这些私营业主,不敢过于压榨,尤其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