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 / 2)

gu903();萧强并不是对军队有什么看法,作为军人子弟,继承了今生的记忆,他对军队还是有感情的。

可是他仍然不准备成为一名纯粹的军人。

他对未来战争的一些论点,是来自于残缺不全的模糊记忆,他前世就不是一个关心军事的人,能够绞尽脑汁,拼凑出这样一份完整的报告,已经是竭尽全力,就这一点来说,他还不如他的老爸,靠着这点前瞻性的论点,他以局外人的身份,冒充一把世外高人,还能够蒙混过关。

但要是他加入军队,不到一个月,大家就会把他看穿:萧强其实是个标准的军盲

这件事会成为一个大笑话,一个外行人写的报告,居然被军队当作至宝

他丢脸倒没什么,整个军区、军区后勤部门、萧建军都会成为全军嘲笑的对象,更严重的是,他从记忆里挖掘出来的、已经被运用到实战中的战术思想,从此将被束之高阁,直到外军展示出成熟的技战术打法,才会有人从旧纸堆里,找到这份多年以前的分析报告,进行重新认识。

因此,他决定今天一次性把论据阐述清楚,然后就此抽身。

军中藏龙卧虎,很多思想,大家只是没有想到,一旦点穿,那些具有实际带兵经验的高手,自会以这份分析报告为基点,去芜存精,从中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样一来,经过他反复灌输,对未来战争已经有了清晰思路的萧建军,就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萧强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说道:“人民战争,是在充分发动人民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的战斗力,以人民战争为海洋,使敌陷身其中,处处挨打,最后不得不承认失败。”

众位将军们闻听点了点头。

虽然他的理解还限于肤浅了一些,没有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内涵,但也算大致说明了人民战争的含义。

这就更让大家对他反感人民战争的提法,而感到关切。

“从以上我所理解的来看,人民战争其实是诱敌深入战略思想条件下,一个无奈的选择”萧强不高的声音,再次在房间里引起了骚动。

有几个将军已经准备要起来驳斥他了,司令员抬手下压,制止了他们的做法,让萧强继续说下去。

萧强对他们的激动,视如不见:“按照这样的军事指导思想,不论最终的战争是胜是败,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结果:国家成为一片废墟人民遭受巨大创伤,经济生产遭到破坏性损失的国家,即便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又需要花多长时间来抚平战争创伤呢又怎么能够追赶得上世界军事变革的步伐呢又怎么面对下一次战争的到来呢”

“你这是极端错误的思想”装备部的一个将军不顾旁人的制止,站起来大声说道,“面对强敌的入侵,我们不广泛发动人民,难道就等着他们占领我们的国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和卖国有什么区别”

萧建军一把将准备反驳的萧强按倒在椅子上,抢先说话,让众人把矛头对准他。

写分析报告的那段时间,他和萧强整日整日得彻夜长谈,经过他自己的理解,已经整理出了全面的系统观点,在竞争侦查营长职位失败以后,他又反复重新分析了报告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多地认识,现在要讲到对未来战争模式的认识,萧强其实远不如他。

“任何军事思想,都是以其时代背景为依托的。在我国面临强敌入侵,以全面战争为威胁的时代里,人民战争是保证国防安全,使敌不敢入侵的保证。可是时代不同了,以美苏为首的军事集团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地削减武器装备、战略导弹,国际上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全面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也在迅速缩小。

同时,核武器的出现,使得核大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也在急剧降低,这从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变化中可以看出,以毁灭为目的的战争,并不符合任何政治集团。

未来的战争,更有可能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战争,或者是基于第三方的代理人战争,抑或是局部冲突,核武器的威慑力量,使得战争扩大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诱敌深入,是因为我们不如敌人强大,不得不放开正面战线,靠拉长敌人供给线、在适合我军战斗的地点、环境中,集中优势兵力,给予敌人局部力量以毁灭性打击,积少成多,最终让敌人无法承受战争伤亡,从而退出国境。

但是,这样的战争,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所以,在应对新形势、新条件下的未来战争态势,应该是极力加强我军的整体素质,切实履行起国防重任,抛弃过时的庞大国防军备,以有限的资源,打造出数只数量更少,但更为符合未来战争需要的精兵强兵,在高科技精确打击武器的配合下,在局部战争中,以强力的火力打击,使敌遭受重创,御敌于国门之外,这就是我的报告的主要观点”

房间里又一次陷入沉默。

在座的都是军人,而且是具有几十年军旅熔炼出来的高级指挥员,有基层带兵经验、有实际战争历练、对我军的特点了如指掌、时常关心国际军事变化的优秀军人。

对一名军人来说,不能将敌人挡在国境线外,放敌人进入国土,那都是一种屈辱。

可是现实情况是,我军尽管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与美苏军事集团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更加扩大,这在他们来说,内心都是极为痛苦的。

靠战士的血肉长城,来抗击侵略,用坚强的意志为基石,弥补我军与外军之间的武器差距,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谁不希望能够像苏联的大集团军群一样,用钢铁火海,将敌人化作飞灰;谁不希望能够像美国一样,用先进的武器,摧毁敌人的防御

只是,我们做不到

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钢铁可以挥霍,我们也没有那样的技术储备,可以制造出先进的飞机、军舰、导弹,我们只有举国动员,用不屈的意志,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宁愿站到最后一人一枪,也决不低头

罗钢低垂着头,他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朝鲜战场上,战友们用身体压到敌人火力,用对祖国的热爱,来抵御寒冬的场景,眼睛不觉得湿润起来。

政委的胸腔里,也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他的战友,一位战斗在南疆的主力师师长,曾经泣不成声地和他说起,战士们用血肉之躯,趟开敌人的雷区,用身体为大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壮举,一个一米八几的大汉,在他面前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假如我们军队的战斗力更高一点,武器更先进一点,我们的战士,是不是能够牺牲得更少一点

良久,司令员缓缓说道:“对于未来的世界形势,一号首长曾经作出过明确地判断,和平与发展,是不可改变的国际趋势,这点,中央是明确的。我们军区,也应该根据这个论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再死抱着过去的条条框框不放,只会落后于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加强高科技武器的研究投入,并逐步展开实战检验,效果是惊人的,我们继续划地自牢、固步自封,只会在未来的战争中再次挨打军事改革,是势在必行”

“不错”政委紧跟着说道,“目前我国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建设,一号首长也说了,军队要吃点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安于现状中央大裁军,就是看准了现在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大的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在迅速减小的有利时机,削减我们相对庞大但落后的军队,集中资源,发展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国际发展,谁也说不清楚,错过的时机将再也不会回来我们必须坚决执行中央的英明决策,在有限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