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2 / 2)

香港小亨 香港大亨 2331 字 2023-10-02

这都充分体现出,版权改编,才是一些优秀作品的更大利益所在。

当然了,惊奇漫画和网络小说的例子,张少杰不会说出来的。

张少杰仅仅是以古龙剧、琼瑶剧为例子,说明一个真正优秀内容,影视、漫画等等改编价值,能够实现更大利益。

当然,具有改编价值的作品,也是相当苛刻的,要做到不亏本,首先该作家人气要非常旺圌盛,以及作品本身的质量也是非常具备趣味性、戏剧性

这都获得了金庸、沈宝新的赞同。

这一次的三人股东会议上。

金庸大为支持张少杰的建议,而沈宝新也从最初的指责,开始变成赞同。

总而言之,张少杰的首秀,就引发了明圌报公司的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现在还没有体现出现转型的意义,但是等到几十年后,国际巨头杀入香港传媒市场,加剧传统报刊市场竞争。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利润萎圌缩,那时候明圌报高瞻远瞩的转型,才开始被所有报业公司惊叹

第139章投资和扶持

作为明报集团的三大股东之一,并且被金庸指定为了明报今后的继承者,张少杰自然有权翻阅明报集团的一些账单、报表。

沈宝新见到张少杰要看账目,有心戏弄他,居然拿出了几十年的积累的账本,厚厚的几万页。

这些原始资料、重要文件,堆积而成的大部头,哪怕走马观花看完,也是很难的。更别说,从这些原始文件资料中看出头绪。

“来一份简报吧”张少杰笑道,“我又不是专业的分析家,原始文件资料,对于我来说,意义不大我仅仅需要概括明报的各项业务、财务状态的总结信息”

沈宝新这才笑道:“真是个诚实的孩子”沈宝新拿出一份简报,仅仅有几页纸,文字不多,大多数是图形。这样能够对明报公司的现状,有直观的认识。

张少杰花了半个小时,就迅速了解了明报的经营现状。

明报集团这时候的明报发行量已经达到23万份,明报周刊达到25万,而武侠与历史也有12万份。

这三份报刊,是明报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

光是靠着三份旗舰报纸、杂志的发行,已经使得明报集团在香港成为报刊媒体当之无愧的报业龙头企业。

这年代,因为香港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廉,报纸发行也可获利。光是报纸的发行、销售这一块,就足以盈利800万港元,并且每年发放的稿费达到300万港元,位列香港发放稿费最多的报刊公司。

这还仅仅是报纸、杂志发行本身的利润,事实上,明报更多的利润于广告收入

广告收入方面,明报在70年的时候,只有百万港元的广告收入。

随着明报读者群体越来越多,公信力越来越强,香港各大公司踊跃在明报上竞投广告,所以明报的广告费也是逐年的递增,至今1980年的时候,广告收益已经超过2000万港元的利润

现在明报的广告费增长趋势,比过去十多年有所减缓。不过,现在平均每年也以30的速度在增长,当然报纸的广告收盖也不能无限的增长。

广告利润仅有几千万港元的时候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一旦达到1亿港元的广告收入,那么这一块的利润也将会饱和,哪怕广告费继续增长,也不过是随波逐流,跟着物价上涨、广告费水涨船高而已。

广告费这一块的利润在增长

不过,随着通货膨胀、人均工资每年的提升,报纸销售、发行的利润,正在逐年下降。现在,报纸销售发行暂时还能够赚800万港元。

但是,按照现在的运营成本上升趋势估计,每年经营成本会提升80万港元以上。也就是说,保持现在的发行量的话,10年之后,报纸发行销售本身,就是一项亏本生意。

那时候,明报需要以广告的利润,去弥补报纸发行销售亏本这一部分的窟窿

“明报现在一年纯利润3000万总开支也达到6000万港元,可是支付给作者的稿酬才是多少呢才300万港元啊可以说,广告收入这一块的利益,完全没有和作者分享”

张少杰批评道:“这不行的广告商之所以给我们广告费,那是因为明报有大量的读者。读者为什么订阅我们报纸,因为有哪些作者提供的文章,吸引他们每年一年收入有9000万,开支6000万,利润有3000万可是给作者支付的稿酬才300万,是利润的10,是明报经营开支的5这样的稿酬支付比例、是不合理的”

“那你说要怎样”沈宝新、金庸都是面带微笑。

其实,稿费改革,金庸早就提过,按照原本的历史,到了几年后明报对于作者的稿酬标准不但正规化起来,而且也大幅度的提升。

在张少杰的建议下,大规模提高作者稿酬,以及制定统一的稿费标准,提拼了几年

其一,质量平庸,勉强可以发表的,统一给予每个字。巧港元的最低标准支付稿酬。每个字005元,规定为明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