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2 / 2)

将门娇 墨鱼仔1123 2258 字 2023-10-03

拖着上路。或者将她寄存在当地。

这两个选择,对一个病人来说,都有致命的危险。

崔翎不想要冒这样的风险。

所以,她更努力地去锻炼身体,务必要让自己强壮起来。

她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向袁大郎请教沿路必经的路线,除了官道,她还想知道那些可以抄近路的小道。

袁大郎虽然没有亲历战场,但他保持着与父亲和弟弟们的通讯。

他还每日都去兵部报道,认真研究从西北发来的邸报。

所以。他人虽然不在西北,但对那里算得上十分精通。

袁大郎也很差异姜皇后的决定,甚至是有些愤怒的。

他不像老太君了解帝宫那段陈年往事,一心以为,姜皇后此举是出于皇帝的授意,目的是在打击镇国将军府如日中天的气焰。

袁家手握重兵,自从盛朝开国立业起,从未吃过败仗。

不论在朝中,还是在民间,威望都很深。

将士们只知有镇国大将军,为国征战更多的是出于对袁家军和镇国大将军袁世韬的膜拜,而非为了盛朝的江山社稷,也不是因为对帝王的敬畏。

这一点深受皇上的忌讳。

皇上早就想要收回兵权了。

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袁家的打压和警告。

袁大郎想,他的女儿袁悦儿便是皇上这忌惮的受害者,大好年华不能承欢膝下,被锁在深宫之中陪伴一个任性跋扈的公主,连家都回不得。

而现在,轮到了新进门的五弟妹吗

想到和袁悦儿一般灿烂开朗的五弟妹,袁大郎心里就憋闷得慌。

原本这门亲事,他就觉得亏待了五弟妹。

到底也是伯府千金,可五弟妹因为要嫁过来,整桩婚事从请婚到完婚,整个过程只走了区区一月。

许多应该有的礼仪,因为时间仓促,就都直接省略跳过了。

她嫁过来的第二日,五弟就出征了。

自此三月,除了来往过两封书信,再没有别的。

倘若是别的女子,伤心委屈难过也好,自怨自艾也罢,难免要幽怨哀伤,满身的沉暮之气。

但五弟妹,却从来都没有苦着脸叫家里人瞧了心里不舒坦。

这个年纪与他女儿相仿的姑娘,不论受到多大的委屈,总是笑眯眯的。

她孝顺祖母,尊重兄嫂,友爱侄儿侄女们。

为了融入这个家,为了能得五弟的欢喜,她不仅学武,还去读书。

这些就算不论,光是想到令人欲罢不能的水煮鱼和香辣猪蹄,袁大郎就舍不得叫五弟妹去西北。

他心里闷闷的,觉得皇上这回真的是欺人太甚,将袁家逼得太紧了。

其实,镇国将军府早就已经想到了要急流勇退。

这些年也慢慢地将部分兵权交还朝廷。

可问题是,那些征西将军武威将军武宁将军之类的,不得用啊

柔然犯境,开始几场战役,盛朝军士节节败退。

袁家也是不得已才顶上去的

五年前,因为要保家卫国,袁家已经失去了最可贵的二郎。

难道皇上真的以为。袁家就十分愿意叫其他的儿孙冒着牺牲的危险上阵杀敌

不过只是不忍皇上为难,不忍天下苍生饱受战乱之苦,这才临危受命罢了

只可惜。皇上既要用他,却又疑他

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袁大郎的愤怒只敢呐喊在心里,他没有办法抗议,甚至都不敢抱怨出声。

他想,这是最后一次了

等到这次击退了柔然,袁家就解甲归田。

皇上若还有容人雅量,那么就顶着镇国公的虚爵在盛京继续生活。

假若皇上容不下,那就带着全家老小去西陵城。

那是祖母的故乡。

凭借着这累世积攒下来的声威。团结友爱的家风,教养出色的子侄,以及府库中不可计数的金银财宝,他就不信。袁家走不出隆中苏家现在的繁荣昌盛来。

但这想法,还需要时间慢慢来谋划。

眼下,五弟妹去西北的事,最迫在眉睫。

袁大郎想要万无一失,索性便请了石修谨过来一同商议。

石修谨很快到了。

同来的还有他的胞妹丹姐儿。

泰安院的正堂。老太君与这对兄妹稍稍说了一会话,便假借精神不济,带了丹姐儿一块进了里屋歇息。

有些事,人多了不好说。

况且,有她在。这些孙儿辈的孩子们,也不方便说话。

她相信袁大郎能很好地安排好,所以便主动将空间给他们几个留了出来。

崔翎也想要跟着老太君一块进里屋。

石修谨虽然是亲戚,但她毕竟是个新媳妇,总没有大伯子和表兄弟议事,她不回避的道理。

虽然是与她切身相关的事,但她相信等袁大郎和石修谨商量出了个子丑寅卯,一定会将注意事项都告知她的。

她很信任袁大郎。

袁大郎却从来不讲究这些。

他叫住了崔翎,“五弟妹也留下来一并商议商议吧。”

石修谨闻言,抬起头来,看到一张倾城绝世的脸。

他心里有些惊诧,觉得这张脸很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可具体是在哪里见的,他一时又说不上来。

不过,他心底的惊诧很快就被一种与有荣焉的情绪代替了。

他很为袁五郎感到高兴。

先前听说袁五郎临阵娶妻,娶的还是安宁伯府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露过脸的九小姐,他就替自己的好兄弟担心。

坊间的传闻他也听说过了,并且深以为然。

倘若不是生得丑,或者痴愚驽钝,谁家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不肯出来走动

各种花会灯会,可是贵族女儿为数不多能够出门玩耍见识的机会,正常的女孩儿都十分珍惜的。

他很怕袁五郎娶到不合心意的妻子。

若是旁的人家便也罢了,可袁家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他是知道的。

袁五郎要是娶错了妻,这一辈子的幸福算是断送了。

后来,听丹姐儿说,袁五嫂是个绝世的美人儿,石修谨还不信。

要真是美人,怎么盛京城里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过

他也不求袁五嫂生得有多么美丽,只求她不是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