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2 / 2)

gu903();说实话,他还怕隔壁大娘告诉了家里的双亲呢。到时候,免不了又要挨一顿揍。他压低声音:“大娘,往后您要是有事,尽管言语。”

柳纭娘笑着摇摇头。

余梅花此人,出了名的勤快,也孝顺长辈。因此,哪怕受了委屈,也还是继续熬药。

柳纭娘方才熬完后,已经把药喝了,看她又要熬,道:“今天不用熬,明早上再说。”

余梅花动作一顿:“明早上我可能不得空,李大夫说了,这样多喝一顿也没关系。还能好得快一点。”

柳纭娘好奇问:“你重新给我配药了?”

“没!”余梅花矢口否认:“就是厨房里的。”

柳纭娘起身去了厨房,她放好的药压根就没动过。也就是说,余梅花熬的,是重新买回来的。

“梅花,我就想不明白。”柳纭娘站在厨房门口,对上余梅花疑惑的眼:“为了银子,你不惜杀人害命。那玩意儿就那么好?值得你为了它做畜牲?”

余梅花下意识就想否认。

柳纭娘抬手止住她的话:“你总说,你对我孝顺敬重。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这话是你说的吧?那你也好好回想一下,我是怎么对你的?”

余梅花不敢与她对视,垂下了眼眸。

第182章“孝顺”儿媳的婆婆五

想也知道小夫妻俩从李大夫那里拿来的药不是什么好东西。

廖小草当初乍然得知自己是被儿子儿媳故意害成那般,又惊又怒,她当时本就病入膏肓,一口气上不来,就那么去了。

她想不明白,自己掏心掏肺养大的孩子为何要这样对她?

还有余梅花,她进门几年,从未传出喜信,廖小草从来都不催促,也没有逼她吃所谓的求子偏方。两人说是婆媳,相处起来更像是母女,几乎无话不谈。怎就到了这种地步?

哪怕是为了银子,可银子真有那么好吗?

这番话,不是柳纭娘想问,而是廖小草想问。

余梅花低着头,半晌才道:“这些都是您的猜测,我从来没有对不起你,也没冲您下过毒……”

柳纭娘见她毫无悔意,不耐烦道:“不用费心,你熬的药我是不敢喝的。”

余梅花霍然抬头:“娘,我……”

柳纭娘已经转身进了门。

夜里,村里的人为了不浪费灯油,各家各户早早睡下,厨房里的余梅花熬好了药,还是送到了柳纭娘跟前:“娘,晚上多喝一顿,好得快些。”

柳纭娘眼皮都不抬。

余梅花见状,叹了口气:“您再生我的气,也要保重自己身子。生病了,该喝药就得喝。”

见床上的人没反应,余梅花再次叹了口气。

当日夜里,柳纭娘起身把那碗药从后窗泼了出去,那儿是菜地,药汁倒入,很快渗到了地里。经过一夜的春风,连味儿都没剩下。

天蒙蒙亮,勤快的人家就已起身,余梅花也一样。

只是她眉眼间满是疲惫,似乎没睡好,院子里打水洗脸时,有路过的大娘好心问:“梅花,你看起来不太好,没事吧?”

余梅花伸手摸了摸脸:“我娘病着,夜里睡不好。”

“我看你娘已经在好转,别太担忧。”那大娘想到什么,又安慰道:“你娘这两天想岔了,应该是廖家人挑拨的。反正清者自清,等到府城的大夫过来瞧过,自然会还你清白。”

听到这一句,余梅花心虚无比,随便搪塞了两句,将人送走。

她提着一颗心进了婆婆的屋子,看到桌上的药碗空了,长长吐出一口气。小碎步上前,推了推床上被子里的人:“娘,您早上想吃什么,我给您做。”

柳纭娘翻身坐起,精神好了不少,张了张口,却没说话。伸手捂住脖子,面色难看。

余梅花见状,急忙问:“娘,您为何不说话?”

柳纭娘垂下眼眸,昨晚上她送来的那碗药里,毒嗓子的药材味道直冲鼻端,要是还说得出话,余梅花该着急了。

“娘,您该不会……哑了吧?”余梅花说到这里,已然满眼通红。转身奔到屋檐下,大喊道:“成礼,你快来。”

孟成礼从隔壁屋中急匆匆奔出,余梅花带着哭腔道:“快去镇上请李大夫,娘她……她说不出话来了。”

闻言,孟成礼面色大变,跑去村里找牛车。

孟家院子里这两天发生了不少事,村里人本就暗自注意着,余梅花吼这番话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那边孟成礼刚出门,就有邻居赶了过来。

“梅花,你刚才说什么?你娘她怎么了?”

“说不出话。”余梅花满脸是泪:“昨儿李大夫悄悄跟我说,我娘中毒很深,根本就不好解,看着是能下地了,其实那只是表象。毒入五脏六腑,只要嗓子一坏,她就……只是拖日子罢了。”

话落,开始嚎啕大哭。

声音悲戚,听得人心里难受起来。

众人面色都不太好,有人不赞同道:“你倒是小点声。”

这人要是生了大病,不知情的时候还能吃吃喝喝,可若是知情……有那胆子小的,自己就把自己给吓着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