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回来的马车后,朱子龙带着杨志来到了郊外。下了车,指着一个草地上的血人说道:“杨壮士,可还认的他”
杨志上前一看,心里一惊,这不就是刚才一个多小时前,自己在茶楼二楼砍了一刀,然后一脚踢下楼的那个张三混混吗
怎么会在这里
“他从二楼飞下,撞上了本王的马车。不过经过验伤,非是死于撞伤,而是刀伤。也就是说,他在掉下来之前,就已经死了。杨志,你可知道。你现在已经杀人了”朱子龙的声音突然间提高了八度。
我杀人了
杨志神情一阵晃荡,头脑之中一阵空白。临阵一怒,和事后知道真杀了人,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他尽管是一流高手,却不是江湖中行走的侠士,而是将门之后。可以说是警察世家子弟,心中的守法观念,比任何好汉都要强。
所以杀人犯法这一三观大事,对他的影响力甚大。
“杨志,现在唯一能救你的人,只有本王了”朱子龙的声音突然再起。
精神晃荡的杨志,立马转过头来。
“王爷救我”杨志还是不笨的,而且原本也是体制内的人,当场磕头在地。准备抱朱子龙的大腿
“然而磕头人人皆会,本王不救无用之人。所谓投名状者,就是要用本事说话,让人看到你的价值。来吧,杨志,本王素闻杨家将枪法之精妙与众不同,今天也想见识见识。你且手拿木枪和我的这几十个手下,过过招如何”啪的一下,朱子龙打开扇子装比道。
后边自然有人上前,送上木制柄枪。对阵的几十名朱子龙的手下们,也都是用的木制武器。但是枪头上全都擦有白粉灰,一但给点在身上,就会保留下一个烙印。
要是在要害部位留下烙印,可就必须立刻退下了,因为那是算阵亡指标的。
第117章“三国”看回合,“水浒”看动作
“好哦”
“端是身法巧妙,好枪法,好棍法”
只见几十个朱子龙的手下斧头帮成员,手拿棍棒围攻杨志,却见那杨志腾挪闪避间如行云流水。端是厉害,一下也没让这几十人手中的武器打中。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些不时给杨志枪头点中要害之处白烙印,不得不退出的人,到出局也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输的。但是却又心里服气,退下来后一个劲的边看边叫好。
而朱子龙本来也是外行看热闹的,但是亚不住他的天眼堪比看电影一样的,可以放慢镜头。
所以,这种开挂行为一下子就把他的外行本质,提升到了山寨内行的境界之中。
于是,他很快就看出了一些真正的门道。
并且,头脑之中回忆起了一些曾经在网络上看过的文章。此时联系起来,端是感觉妙不可言,有感而思。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其实也算得上是武侠动作,前者是武将们在战马上的厮杀,后者是好汉们在江湖上的格斗。很多人小时候之所以会迷上这两部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里面有好看的打斗。
朱子龙也不另外
每一个中国男人,都有一个当冷兵器时代战斗英雄的梦,那怕是进入了热武器时代,也是如此。
武功源自战场,起因只为杀人。
若是说三国武将打斗是看回合,“水浒”则打斗看的是动作。
三国武将们都是骑在战马上厮杀,拼的是秒杀,看的是回合,仗的是力量和速度,本来场地有拘束,玩不来花样,动作宜粗不宜细,故而基本上看不见招式。
谁力量大,谁速度快,谁的刀子硬,谁的马儿吊炸天,没有拖欠口粮,谁就胜出。
不管是吕布也好,关公也罢,无非是大战一百回合,要还打得不过瘾,就点灯再战。谁的h回血速度过慢,体力不支,那就黑屏算结束。
如果等级差别过大功力等级,那就直接秒杀。诸如关公温酒斩华雄、诛颜良,也看不见招式,就知道一眨眼把对方咔嚓了。
任你刷了几年的装备,屁用没有,直接让对面高等级空号,单刀秒杀你。
所以,每次朱子龙看三国类历史书和电视剧,都有一种在玩土豪网页游戏和脸白手游的感觉。
像杨志这样的水浒英雄则不然,最精彩的格斗,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面上。
例如拳打镇关西、倒拔杨柳树、棍打洪教头、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燕青泰山打擂台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武打场面,都不是在马背上发生的。
地面格斗的精彩不在于荡气回肠,气盖山河,而要曲折起伏,细致入微。
不过,再入微好汉们也知道收敛,不一味地泼墨挥洒,而是讲究一招制敌,再厉害的对手,也就是几招之内放倒,显示了一种古朴干练之美。
眼看围攻的人数越来越少,杨志见胜利在望,也是有些分心。
竞然让一个人找到了空档,一棍子打在了后背上。只是,这棍子刚打上去,只见杨志陡然一惊,脖颈子一梗,整条脊椎骨倏的推下来,重心落到尾椎,浑身寒毛一炸。
紧接着,从他的体内传出好像天空中的闷雷余音般的声音。
刹那间,打在杨志身上的那根木棍当场给震的粉碎。
“虎豹雷音”
朱子龙的心头之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心里十分的惊讶。
再看时,只见杨志反手一拳,打的那持棍汉子倒飞砸到墙壁上,在墙上贴了两三秒才掉在地面上。
“打人如挂画”朱子龙又是一惊。
最后几人看准时机,突然齐齐出手蹲身,踢裆。竞然是只朝杨志的小弟弟处攻来,这般损招看的是朱子龙也感觉蛋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