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办妥了这事以后,石磊他们带着众多的缴获,还有大大小小的俘虏,尤其是伏允这货,一路直奔李靖他们的大军而去。
此时的南北两路大军,已经完成了集结,正在吐谷浑的中心处虎视眈眈,李靖的声音,就决定了吐谷浑下一刻的命运。u
给大家拜年了非常抱歉的请假一天,身体不好
今年是大年初一,给所有的朋友们拜年了新年快乐,祝您及您的家人鸡年行大运,福寿安康,顺心如意
昨天脑袋神经性头疼,可能是最近一直熬夜造成的,牵扯的眼睛一直不自觉的流泪,但是之前就已经做出了承诺,咱可是节操满满的纯爷们,所以哪怕脑袋都要炸了,还是硬顶着头疼,没和家人一起看节目,努力先把加更码完了,然后才出去独自守岁到下半夜。
当时觉得自己挺爷们的,特重信诺,特英勇。嗯,现在我更这么觉得
只不过今个脑子是彻底的炸了,这神经性头疼很有种发展成偏头疼的感觉,左边脑袋连带着左耳朵和左眼睛都疼的受不了了,我右眼弱视带不带眼镜都看不清字,能指望的主要就是左眼,所以哪怕我再纯爷们能忍痛,眼睛罢工了也是没招啊。况且根本就没法琢磨剧情,脑子就只能琢磨一件事,疼真疼所以今天只能无奈请假了,期望大家能够多多谅解。
另外,还有一件事要说抱歉,嗯,麻烦亲们先把刀和板砖放放,谢谢。是这么个事,那个之前作者君不是在s里推了不少书吗,这里要说明一下,大部分都是作者群里的朋友的作品,个别作者好友的作品,我觉得水平很好的那种,亲们从语气中应该就能看出来,但是确实大部分都没有亲自试毒就推荐给了大家,十分对不住大家对我的信任,在这里郑重的跟大家道个歉。
作者君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虽然咱成绩不好,但也不应该辜负一直支持着本书的朋友们的情谊,做出这样不太负责任的推书,非常抱歉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不论是给本书订阅,推荐票,月票还是打赏的朋友,你们的这份喜爱,真真真真真的是作者君码字的最大动力,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感谢大家一年来的陪伴
作者君百拜顿首。
第五百零七章主动请缨
把伏允朝中军一塞,再把突击问出来的众多情报送到了李靖手里,手里的活就算是结束了,同时也可以肯定的说,石磊的这个首功又没跑了,毕竟他一直冲锋在最前,杀敌最为英勇,还成功的承担起了先锋官的职责,最后更是把伏允给活捉了回来,起码在这北路军中,是没人能跟他抢这个头功了。
剩下的事情都是事关吐谷浑今后走向的,需要的可就不只是打仗这一套了,必须得对政治这块也玩的比较溜,才能处理好这些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只能为将,却无法为帅了,它们的要求差距的还比较大,真的能够做到元帅一级的,少不得都得是真正能够出将入相的人物,也就是说大都是文武全才,这才能够对内处理好军内和朝内的关系,对外处理好敌国的势力均衡之类的事情。
这场对吐谷浑的战争,对石磊来说基本就到此结束了,剩下的就是盼着这边早点完事,他好回长安去照看老婆孩子啊。
权利博弈这类的事情他才不关心呢,反正也就是吐谷浑这的当地人打生打死而已,又威胁不到他身上,他操那心干嘛。
有这功夫他还不如多找其他将领喝喝酒,或者多做几次缝合手术,尽可能多救下一些战场老兵的性命,也多为大唐保留一些能战之士。
慕容伏允落入了唐军手中后,这消息李靖他们大概也没少通过跟在身边的部族协从军散布出去,既是为了确立大唐的威仪,宣示一些武力,也是为了看看还有哪些真正忠于伏允的势力,干脆的趁着大军还在这,一并给它扑灭咯,也省的以后大唐属意的接班人上台了,再不时的有叛乱发生。
一个相对安稳,但又没那么齐心合力的吐谷浑,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啊。尤其是上台的这位,最好还是得时时倚重大唐的力量在背后给他撑腰,才能坐稳位子的。也就是说,大唐其实想要的是一只听话的狗,而不是随时可能会跳起来反咬一口的狼。
最后大概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所以选中了伏允之子大宁王慕容顺。他的母亲是隋朝光化公主,而他本人隋朝时就一直在中原做质子,还曾经被隋炀帝任命为吐谷浑可汗,可惜真正支持他上台的吐谷浑当地势力,在他还没回到故土时就被杀了,所以他无奈的半道又跑了中原。
还是唐朝建立时,李渊跟吐谷浑一起夹击过李轨势力,所以作为回报,大唐才放归的慕容顺。不过长久在中原呆着,让他对中原帝国总要多一份信任,可惜他老子之前已经另外立了太子,这位自然也是心怀怨气的。
这次正好伏允被俘,慕容顺好歹也还有几分实力,干脆的把天柱王这个坚定的反唐派干掉了,拿着他的人头作为投名状,以示他对大唐的亲近态度。
大唐正要找这么一位来用呢,双方算是一拍即合,在慕容顺自立为吐谷浑可汗的基础上,又加封他为西平郡王,所以从法理上讲,吐谷浑其实就变成了唐朝的属国。
只不过这慕容顺真正能够统帅的地盘,还是太少了点,起码没能覆盖吐谷浑全境,他的命令管用的地界,也就是在大唐全都帮忙犁过一遍的这些。
好在因为天柱三部落,基本被大唐连根拔起了,所以吐谷浑城周边这块核心区域,都落入了慕容顺手里,他这吐谷浑可汗也算名正言顺了。
他的敌人们,大都聚集在鄯善那边,在沙漠的另一端,都是吐谷浑的老牌贵族们,都是比较坚持所谓的正统的老顽固,当然也有给他们自己争权夺利找借口的意思,对慕容顺这个留学生显然不太待见。
而且可以预期的,唐军大部队走了以后,哪怕是名义上归顺了慕容顺这些区域,也稳当不到哪去,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席君买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那场战争发生了。
当然大唐之所以能够同意给他保驾护航,看中的正是这一点,接受过中原教化,心向大唐,本身有一定的实力基础,但又必须倚仗大唐的支持,算是完美的人选了。
不过石磊对此其实不甚在意,早在这道封赏慕容顺的旨意下发之前,石磊就如同上次突厥之战时一样,很是干脆的抢到了回长安报捷的活,麻溜的带上自己的护卫们,还有李靖写的报捷文书,急不可耐的就踏上了归程,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