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8(2 / 2)

“薇儿来了,怎么不进来”

透过书房那大肆敞开的窗户,早早就瞧见杜芷薇身影的杜尚书,估摸着杜芷薇已经抵达门前,却不知为何,并未踏入这间书房,不由得轻叹了口气,目光在有些萧瑟冷清的书房里巡视了一遍后,遂径直起身,亲自打开了房门。

“父亲。”杜芷薇猛地垂眸,心里的惊惶无措,忐忑不安等情绪,轻易就将她整个人湮没。

“薇儿,你”杜尚书虽注意到了杜芷薇的茫然惶恐,却只是单纯地以为,杜芷薇只是亲眼目睹钱氏“被害”的场景,而心神失守,寝食难安,才会听到点风吹草动就惶恐不安,一幅急欲逃离的姿态。

于是,杜尚书默默地将到喉的“训诫”话语咽下肚去,就连那张连日里遭受“母逝”“妻儿死”双重打击而变得越发刻板肃穆的面容,也难得地柔和了几分。

“待祭拜结束后,我将扶灵回乡。”杜尚书慢慢地说道,如今,真正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唯杜芷薇一人了

更何况,杜芷薇还是钱氏留下的骨血

这些年来,他将大部份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权势荣耀上,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完全被钱氏占据,分给杜芷薇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

如今,乍眼瞧去,才惊觉“岁月不饶人”当年,那个牙牙学语的小姑娘,竟在短短时间里就长成了个大姑娘

“原本,我早就与你母亲商量了,要为你精心筹备一次盛大的及笄礼。只是”杜尚书轻叹了口气,谁能想得到,这世间,竟有这么多的意外呢

正黯然神伤的杜尚书,并未注意到垂眉敛目,作出一幅“恭谨”姿态的杜芷薇,闻听此言时,眼底猛然间迸射出来的“仇恨”之光

“不过,往另一方面去想,最近几年间,我们候府的名声,确实大不如从前。”真以为,杜尚书就没将所谓的“内宅阴私”放在眼里呢不过是碍于“孝道”,而只能任由老夫人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

当然,最重要的却是老夫人拿捏出了一个“度”,虽屡屡踩在杜尚书的底线上,却因并未越界,而让杜尚书在钱氏的劝说宽慰之下,将这满腹的愤懑和怨怼之情给暂时掐灭了。

至于候府几位姑娘被老夫人教养出个“爱慕虚荣”“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性子这一点,杜尚书并不放在心上。

总归,杜芷薇这个他真正放在心上的姑娘并未被“养歪”,就成。

“三年孝期,说长,确实很长,说短,确实很短,关键在于它能让你得到什么,又收获什么。”

“父亲,你是说”杜芷薇轻舒了口气,微微抬眸,不着痕迹地观察着杜尚书。待到她发现杜尚书看向自己的目光一如既往地疼爱关切,仿若并不知晓推钱氏落水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似的,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原地。

不论钱氏基于何种缘由,并未将“真相”告之杜尚书,总归,如今,却是实实在在地便宜了她

“不错”杜尚书眼含欣慰地看着杜芷薇,显然是很满意杜芷薇的聪慧和机敏,“我们大梁王朝,向来重视孝道。为父已筹谋好,待你守满双重孝后,定广邀宾客好友。而,这场宴会,将交由你来安排。”

如此,不愁不能将杜芷薇的名声打出去,并顺势为杜芷薇谋得一桩“四角俱全”的大好婚事

显然,杜芷薇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由得眼含孺慕地看着杜尚书,一脸的信任和依赖:“父亲,我听你的。”

杜尚书微微颌首,道:“既如此,你回房收拾一下东西,待到祭拜结束后,你就与我一同回乡。”

“是。”杜芷薇那紧绷了许久的精神和身体,也在此刻彻底放松下来,行了一礼后,就告退了。

在杜芷薇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前院后,杜尚书脸上的那抹浅笑立刻消失,眼底也有寒光隐现:“事情,可查清楚了”

而,隐于暗处的管家,悄无声息地上前,行礼道:“是。”

“说说吧”杜尚书并没有翻看管家递上来的那叠资料的打算,只是微微垂眸,顺势端起放在手旁的茶盏。

管家的声音平板无波,不带丝毫情绪,将自己调查到的事情,详尽地告知杜尚书。

“果然”杜尚书轻叹一声,脸上的神情,在袅袅的茶烟中看不太真切,就连声音也仿若从遥远的天边传来似的,让人听不出喜悲来,“既然,这是夫人的遗愿,那么,就将所有知晓真相的人,全部处置了吧。”

轻飘飘一句话,就将钱氏落水一事,定义成对侍候老夫人的忠仆,知晓老夫人暴毙一事和钱氏有关,遂本着“一不做二不休”的想法,不仅收买钱氏身旁侍候的下人,更毫不犹豫地自己亲身上阵

最终,在重重的算计之下,心机谋略轻易就能碾压许多人的钱氏,也落得个“马前失蹄”,被一众算计得手的凄惨结局。

听出杜尚书话外之意的管家,眼底没有丝毫的波澜:“是。”

第二更来啦,么么大家哟

第912章勇诚候府欲分家

“唉”

杜尚书又一声长叹,划破了一室的静谧。

“回头,你带人将钱氏的嫁妆封存起来。待到三年后,薇儿出嫁时,再将这些嫁妆交给薇儿。”

这,就算是他这个做父亲的,给予杜芷薇这个十多年来,未曾给予多少关心的女儿的一点补偿吧

管家再次躬身应道:“是。”

“将我之前让你准备的账本,庄子店铺地契这些东西呈上来。”杜尚书沉吟片刻,道:“唤二房和三房的人过来,我要准备分家。”

“分家”

杜芷萱惊诧地瞪圆了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

“树大分枝。”秦王的嘴唇动了动,在杜芷萱那过于澄澈的眼眸里,倒底还是到喉的为杜尚书“辩驳一二”的话语给咽下肚去了。

“不愧是混迹于朝堂几十年,能当得起老谋深算这样评语的兵部尚书啊”杜芷萱似笑非笑地斜睨着秦王,在她看来,任何朝代里,能混得如鱼得水的“武将”,都不是真正的“直肠子”。

甚至,因着他们那幅被人强加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弄虚作假的憨厚老实性情,而让那些真正“奸猾”的武将,比那些精明外露的文官还要混得好

“遭算计的次数多了,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文人那一套了。”秦王一脸坦然地说道,那模样,那姿态,若换一个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