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2 / 2)

随身种田 壮乡小仨 2313 字 2023-10-17

gu903();在高地背后的斜坡上,刘睿准备改造成一个大型的沼气池,既可以减少猪舍粪便尿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发酵之后的沼气液更是可以成为菜园最好的肥料。有了这些沼气肥,哪怕空间泉水让菜园的产量和品质上几个台阶,也是有借口了。毕竟,在农业科普资料上就写着,利用沼气液浇灌农作物,可以增长50左右。

高地面前平坦的沙地,就是将来菜园的范围,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这里有将近三十亩的面积。这里初期的规划是菜园,但是随着养猪场的不断发展,或许这里还会成为新的猪舍所在地,或许没有太大的改变,一切都要看以后的情况如果发展。

和冯建商谈好大概的方案之后,冯建的建筑公司还得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以及预算,张振光这边要支付相应的工程款,建筑公司才会开始动工。

这一次,为了减少麻烦的事情,刘睿说服大舅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像以前农村盖房子那样,请亲戚朋友来帮忙。

以前在农村盖房子的时候,都是选好了日子,请来亲戚朋友、邻居之类的帮忙,大家也不拿工钱,只是吃顿好饭就可以了。不过这样的方式明显不适合用在建设养猪场之上,毕竟养猪场的规模有点大,工程量繁重,让亲戚们白帮忙也是不太好。

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虽然花钱多一点,但是省心,工程质量也有保证,能够按时交付使用。

冯建的动作相当快,毕竟帮着老支书干活,可是半点马虎都不得,他拿上图纸,带着两个技术人员赶回公司,准备在最短的时间把方案拿出来。

“小睿,今天你就去找王家老二,看看能不能从林业局争取点沼气池的补贴,还有让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下来帮咱们建沼气池。”等冯建的皮卡消失在树林的拐角处,张振光就对刘睿说。

这两年,国家为了推广节能沼气池,在林业局那里有一定的建设补贴,用于鼓励村民们建设沼气池,保护环境。如今养猪场要建一个沼气池,自然是要找到正主王华泰咯。为了锻炼刘睿,这种事情张振光想都不想就扔给了他。

“那养猪场的种猪和肉猪要从哪里订购呢”虽然养猪场八字才开始一撇,但是很多东西都要提前考虑清楚。

“这个你不用操心,你小舅的朋友在畜牧站,有渠道购进优质的货源,猪场一建好,就可以到位了。”张振光倒是颇为欣赏刘睿周全的考虑,摆摆手说道。

一想没有太多问题,刘睿也就没有再多说,默默地去找王华泰了。最近一段时间,王华泰都是泡在上梁村村委,要不就在粮站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混在一起。

听杨老爷子说,若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的评定下来的话,保护区管理局至少是一个副处级的单位,直属于省林业厅管理。

王华泰这段时间如此积极地参与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大概就是奔着管理局的职位去了。要说王华泰的正科要想换成副处,在青山县恐怕还不知道要熬到多久才有机会,现在有这样一个明显的机会摆在眼前,如何能不让他心动呢

先混个管理局的副局长,以后找机会转正,那副处级不久到手了吗

就在刘睿骑着摩托车行驶百转千回的时候,王华国也是忙得脚后跟直打后脑勺。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成立公司需要那么多的麻烦,虽然有弟弟的介绍,工商局开出的一系列材料还是让王华国感到头晕脑涨。另外,要想城里公司的话,还得有固定的厂房,仓库什么的,原本粮库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在粮库被研究院的人占据了,王华国顿时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这年头,办点事情还真的不容易

s:10号第二更,谢谢乡亲们的支持点击破百万了,但是推荐票距离五万还有点距离,请乡亲们投票吧小仨拜谢

正文093章沼气补贴

王华国除了要筹备竹艺公司以外,还得组织村里的老手艺人按照海兰贸易提供的要求,尽快制作出样品。

村里面的村干大多都是和王华国一样的中老年人,思维上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连听说王华国想要开办公司,也是连连摇头。王华国的儿女都在城里成家立业,现在更不会回来帮自己,只能是王华国赤膊亲自上阵。

原本筹办公司、管理运营公司最佳的人选是刘睿,但是他借口家里的酒坊和养猪场都要扩建,实在是太忙,就给王华国推荐了一个人选。

无奈之下,王华国只能到那个人的家里,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打电话到千里之外,希望他能够回来帮自己。

不过,因为事发仓促,对方也是有点犹豫,说要好好考虑一下。

在那个人还没有回来之前,关于筹备公司的事情,就基本压在了王华国的身上,让他临老了第一次感觉到忙碌与焦虑。

不提王华国的事情,刘睿告别大舅之后,直奔粮站,找到了正在和研究院的人研究工作的王华泰。

这一次研究院将会对小青山区域进行详尽的考察分析,从植被、动物、气候和地质条件等等方面入手,力争把小青山的大概情况了解清楚。和上一次相对简陋、草率的考察队相比,这一次研究院植被得更加充分,人员更加整齐,装备也更专业。

作为东道主,青山县林业局自然是承担的大量的辅助性工作,从后勤保障、物资供应以及向导选拔等等,都需要林业局的干部出面协调。与此同时,很多以前在小青山外围山脉林场供职的林业工人也被召集起来,向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介绍小青山的具体情况,好让研究院的人心里有数。

这一次研究院将会有多支队伍同时进入小青山,从各方向对小青山区域进行相关的考察,因此需要的数量不少的向导。说起来,十数年以来封山育林,使得小青山周边的老猎人逐渐老去,但是却没有新生力量成长起来。

研究院找遍了附近的村寨,合适做向导的村民并不多,这个问题很是让杨正等人挠头。

不过随着那些林场工人的到来,向导难寻的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以前的林场,为了防止盗伐盗猎份子,经常会派人在小青山深处巡山,久而久之,那些护林员就变成了老山民,对小青山的情况是无比熟悉。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研究院的准备工作无疑加快了不少,再过几天就可以进山了。

“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