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结果单放机在香港的大商场里面一上市,再加上各种宣传活动的配合,立刻引起了青少年的追捧,具有追星传统的香港人忽然发现这款单放机虽然功能上比较简单,可是却能够满足他们的普通需求,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价格便宜。
单放机在香港上市一个月后,销量突破了两万台,用范无病的话说,火了。
第四十七章初战告捷
香港市场的火爆,无疑是给了范无病一针兴奋剂。
平原厂现在的产能,不过是月产三万台单放机,其中三分之二就销往了香港市场,出去运输成本和工人代工费用及税负之后,一台的净利润也就是二十多港元。但是也不能小看这二十多港元,毕竟这是大陆生产的小电子产品第一次在香港走红,意义殊为不同。
香港的狗仔队们的嗅觉是很灵敏的,虽然范无病的公司挂的是香港的牌照,但是他们在多方打探之下,还是搞明白了这款被叫作“雷霆”的单放机的出产地,大陆的望天省一个叫磐石的小城市,一家叫作平原机械厂的厂家。
包括香港的明报在内的很多报纸都刊登了这一篇消息,大家忽然发现,原来大陆也不是非常封闭的,他们也可以做出很不错的产品来。起码这一款单放机,比起索尼的wakan来说也不差分毫,由于去除了录音功能这一块儿鸡肋,音质效果更加好一些。
出去人工成本,邱保华在一个月内赚了十多万港币,这还是因为初期大市场花销比较大,他在兴奋之余,将香港这边儿的情况向范无病反馈回来,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单放机的防震问题,以及电源问题。
“雷霆”单放机的电源采用了两节五号电池,续航能力只是一般,一盘歌带听上三遍就支持不住了,这也是遭人诟病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至于防震问题,这也是索尼公司同样重视的,在行走过程中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如果是在跑动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停顿甚至是卷带的情况。
“老爸你看看,这两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解决一下”范无病将这两个问题交给了范亨。
“雷霆”单放机在香港的热销,令范亨的面子上也很光彩,这毕竟是他引进的项目,虽然幕后老板是他儿子。如今平原厂仅此一项,每个月就可以收入二十多万港币,这可是相当于全厂五千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啊要知道平原厂用于生产单放机的工人,也不过是百十人而已。
原先对单放机项目还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再吃到这么大的蛋糕之后,顿时都鸦雀无声了。平原厂的领导层们又开了一次研讨会后,决定将单放机这一块儿做大做强。
范亨在会上提出了防震及电源这两个问题之后,厂长王富铭和党委书记林锋立刻做出了指示,让设计所的同志立刻加紧研究解决。
本来这一段儿时间以来,厂子里对于军转民这个问题都有些忧虑,唯恐自己被推向市场之后会无所适从,可是这次尝到了单放机项目带来的甜头之后,都变得有些跃跃欲试,看来市场这个东西,也不是很可怕嘛。
通过香港这个国际贸易港,“雷霆”单放机的销路开始向海外拓展,销量也出现了翻倍,一个月的出货量达到了四万台,现在平原厂开足了马力进行生产,也刚好能够供得上海外市场,国内的市场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到了八三年元月底,平原厂依靠代工“雷霆”单放机获得的利润已经超过了百万港币,工厂领导再做出了为工人们多发一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的同时,还向春光灿烂养猪场定购了大量的生猪,毕竟还有半个月就是春节了,大家都需要热闹热闹。
关于单放机的防震问题,设计所的同志们在更换了几种材料之后,又将步进电机的设计做了部分调整,效果已经比较满意,电源方面,则是利用了厂子在鱼雷动力方面的优势能力,研制出一种小型的蓄电池装置,可以利用交流电来充点,并在单放机上加入了直流和交流两用插口。这样一来,不但省去了安装干电池的繁琐,也大大地提高了续航时间,只要是有普通电源的地方,都可以完成充电或直接使用市电。
范无病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忙碌了,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今年好像就是央视搞春晚的第一年啊这个机会可不是年年都能遇到的
范无病并没有无聊到要去抄袭人家的小品段子,那玩意儿赚不了钱,给央视打工基本上就等同于杨白劳给黄世仁扛长工,没有什么前途的,但是跟央视合作就不一样了。
央视现在最缺什么当然是钱啊就看那个破破烂烂的春晚舞台,那可是临时跟人家借来的仓库,搭上几个灯泡,摆上十来张桌子,一台全国人民看得津津有味的春晚就办起来了这要搁在后二十年,那投入还不得几个亿啊
范无病估算了一下,自己如果拿出个一百万港币来,应该就可以把今年春晚的规模提高一个档次了,而如果能成为央视春晚的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赞助商的话,这无疑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个伟大的突破,就算是几十年后回头来看,他也会在历史上抹下浓重的一笔。
事不宜迟啊眼看离春节可就没有多长的时间了,这事儿可得抓紧才行
范无病有些着急,紧着跟家里面交代了一下,然后把服装厂和养猪场的事情安排好,就准备北上京城。
“哪能让你一个人去北京大老远的,出了事儿咋办”范亨是坚决不同意的。
儿子再能干,那也是儿子,毕竟才七岁整范亨在得知儿子是要上北京去联系“雷霆”单放机的广告事宜后,决定跟着他一块儿去
就这样,范亨跟厂里面的几个领导交流了一下,带着厂里面开出的介绍信,跟儿子一同坐上了北上的火车,直奔北京。
第四十八章进京找路子
北京的冬天还是很冷的,风刮得嗖嗖的,刀子一般。
范亨父子到了之后,先是安排妥当住的地方,然后直接就奔国防科工委的张处长这里了。
之所以要找张处长,一则是因为宋主任人家实在是太忙了,那个级别的人物,也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尽管范无病弄出来一个暴风雪鱼雷,让大家震惊了一阵子,但是时过境迁,如今说话也未必就如往日管用了。
但是张处长不一样,自从上次说了要跟范无病结娃娃亲后,两边儿一直就有来往,逢年过节的还给稍点儿东西什么的,这一次过来,与公与私都是要拜访一下的。
俗话说得好,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儿小,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按说嘛,北京城里面的部级领导就有小两千人,在庞大的官僚机构面前,一个小处长实在是无足轻重,老北京们常说,到了人多的地方,扔一块儿砖头出去,砸到的十个人当中,至少有九个处长,另外一个还是副处长。
但是处长跟处长也是不同的,就比如张处长这个国防科工委的处长,那可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