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王八蛋”朱老板忍不住又骂了一句,显然是心里面怒极了。
吴教授这阵子已经讲完了,换了一个经济学家上去大谈目前的房地产开发问题,众人争论的非常火热,毕竟这是跟老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件事情了。
范无病见众人的注意力都在那里,就悄悄地凑到了吴教授身边儿,然后做了个请的动作,两个人一起走到了旁边儿的角落里面,找了张桌子坐下来。
“范总对我的项目有兴趣吗”吴教授见范无病找自己,当然不可能有别的原因了,于是就很高兴地问道,他是知道范氏投资集团有钱的,如果能够赞助自己搞科研的话,或者实现了一批商用太阳能利用设备的话,都是相当有建设性意义的。
“你们手上现在有什么比较成熟的项目没有”范无病直接就问道。
“道路照明以及太阳能取暖,都比较可行了,只是关键问题还是材料的缺乏。”吴教授非常坦白地说道。
从大的方面来讲,太阳能照明还是很有前途的,一套四百瓦的常规路灯一年耗电超过一千度,相当于消耗标准煤四百多公斤。若换上一千套照明效果相当的一百五十瓦的太阳能路灯,一年可间接节电上百万度,节约标准煤达四百多吨。
如果一个城市或者一千个城市里面都换成这种太阳能路灯的话,节约下来的能源,可就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了,推而广之,如果这个范围再加大的话,逐渐进入居民家中,那么能够节约下来的能源,怕是谁都会感到咋舌的。
吴教授也提到,以一套一百五十瓦的太阳能路灯来说,初投资就高达一万五千元,而每套常规路灯造价仅有八千元左右。
尽管太阳能路灯使用寿命较长,多年后可同常规路灯投资持平,然而后期维护和更换费用较高,比如太阳能路灯通常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它的使用寿命仅为四到六年,在太阳能路灯的使用期内须更换三次以上价格不菲的蓄电池。
太阳能路灯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到太阳能路灯的发电效率,利用太阳能发电成本目前约为每度三元,相比常规发电要高得多。同时,对于路灯照度要求条件较高的城市道路而言,太阳能路灯还存在光线覆盖范围窄、亮度不够均匀等缺陷,成为太阳能推广应用的很大障碍。
范无病听了之后琢磨了一下,立刻发现其中的问题,作为地方政府而言,即便能一次性投入巨资,采用太阳能路灯进行道路亮化工程,但随后却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后期维护和更换,太阳能路灯便成了摆设。
由于存在这些制约因素,太阳能路灯现阶段也就只能在城市小区道路、公园、乡镇等亮度、照度要求不高的地方推广应用,而无法大规模进入照明主战场了。
“这还真是一件难以解决的事情。”范无病摇了摇头道。
第六百六十三章vc、e和io
“如何突破技术、成本等诸多障碍,让太阳能路灯能够普及到全国各地的城市,这已成为城市道路照明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太阳能电池板光电转换效率不高,一直是国际技术难题,如果太阳能路灯光电转换效率能够由目前的百分之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五十,这就意味着太阳能路灯将拥有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吴教授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听了之后就问道,“这个问题,不是好解决的吧”
“当然不好解决了,不过我们正在努力之中,现在实验室里的结果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最急迫的要求,就是寻找到廉价的替代材料,可以在提高转化率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吴教授回答道。
关于如何寻找可替代材料,以及如何实现转化率的提高,就属于是商业机密了,此时自然不会公然谈出来,但是吴教授的意思,还是希望能跟范无病谈一谈这事情的,毕竟没有大笔资金支持的话,他自己的研究也难以为继。
像他们这种项目,自然是可以向国家申请项目研发资金的,可是如果要申请项目研发资金的话,所需要经过的审批手续实在太过繁琐,而且最终能否拿到扶持资金也是在两可之中,吴教授自然不能够将希望都寄托在这里。
此时的大学校园里面,对于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热衷依然不断,尤其是高科技孵化器一直成为比较热门的话题,不断地有风险投资进入大陆高校,然后开发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推向市场,虽然在这其中有一些是商业运作搞出来的噱头,但是也确实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项目。
吴教授的意思,也是希望引入风险投资的,只是像他这种项目所需要的投资额度比较大,而且暂时也看不到回报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一时之间很难找到合适的风投公司来支持他。
提到风投,就不得不说一说vc、e和io了。
vc就是常说的风险投资,其实这个词应该翻译为创业投资更准确一些,特别是在说简称时,“风投”的含义有点莫名其妙,而对专业人士来讲,“创投”显然是更易于接受的。当然,一旦“风投”失去理性成为“疯投”,倒是蛮贴切的。
e的愿意是指私人资本,一般引申为私人的权益投资,意即不是借贷或其他方式,而是以占有股份来取得回报的投资方式。显然,vc属于一种特殊的、高风险高收益的e。
专业的vc从e中分出来,即便在西方发达的欧美国家,也不过是一二十年的事情。而vc的概念全方位登陆中国,是近两年才开始的。
一般而言,创业时候最大最大的困难,一般都是资金问题。而在创业企业最初的时候或者说最初几年的各个阶段,也是信贷资金等各类资金最不愿意投资的时候,因为初创企业充满了风险,而且是往往不能量化的风险。
然而,这种高风险被证明往往蕴含着非常高的、不同寻常的高收益,于是,vc就应运而生。专业的vc一般不会长期投资于这个初创企业,而是在企业的风险降低后,信贷资金等愿意介入的时候,选择退出。
而vc退出的主要手段,就是io和并购。其中,io作为最成功和收益最高的退出方式,自然成为vc的首选。
io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说首次公开上市。vc在创业公司io或io后合适的时机,将所持股票卖出,往往可以获得最初投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几百倍的收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