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被问的官员反问他,知道国家产业政策不
李书福回答说报纸上登过。
官员顿时就笑了,说看见了不就行了嘛,你还来干什么呢
不过这事儿还是没有难住李书福,他很快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摩托车厂,花钱买了一张许可证,正好当时台湾的光阳公司刚刚生产出一款踏板式摩托车,很受女性骑士的欢迎,李书福当即把它引了进来,成了大陆第一家生产该款摩托车的厂家。
吉利摩托车的成功,让李书福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一九九七年的时候。大概是收到了香港回归的刺激,他突发奇想,宣布要造汽车。
当时中国的汽车产业可用八个字来形容,“暴利可期,布局已成”。
宏观来看,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央政府试图启动内需市场,汽车与房地产成了新的消费热点,家用轿车的拥有量连年翻番。众多专家纷纷预言,中国的家用轿车时代已经到来了。与此相关的是,汽车行业的暴利现象已昭然若揭。
有人将中国与美国的轿车价格进行比较,同等性能的大众甲壳虫,中国的售价是美国的三倍多,别克的售价比是两倍多,丰田花冠的售价比是三倍。让人吃惊的暴利,无疑意味着汽车行业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就产业现状来看,却是一派让人莫名感慨的景象,在一九七八年国门洞开之时,跨国汽车公司就被获准涉足中国汽车制造业,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法国标致,日本丰田、三菱及日产等纷纷选点设厂。中国民族汽车产业原有的红旗牌及上海牌相继被巧妙地消灭。
曾经有人用百病缠身来形容国内的汽车工业:投资分散,开发能力差,生产成本高,销售服务体系近乎原始。因此有人断言,如果汽车业不能通过巨额资金的筹集来完成结构调整和重组,全军覆没绝非危言耸听。在这种大环境中,李书福贸然闯入,自是无人喝彩。
“当时我手里有一亿的样子,因为太少,所以就对外人号称五亿。”李书福对范无病笑着说道,“可是。即便是五亿,在汽车业界听来也是很可笑的。”
范无病点了点头,心道我当时搞汽车投入了多少钱啊估计现在算起来都算不清了。
据李书福说,与他同省的另一个著名民营企业家,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当时也有造车梦想,他在汽车配件业已浸y三十年,一直渴望打通产业环节,造出中国轿车。当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福要造汽车时,也是大吃一惊,然后很老实地说,造车一要政府许可支持,二要上百亿元的资金,万向集团还没有准备好。
“我也没有准备好,不过,我觉得造汽车很容易。”李书福轻描淡写地说,“有一次人家采访我,我就说,汽车不就是摩托车再加两个轮子吗事实上,我也正是用造摩托车的方式来造汽车。跟以往一样,先选中一个仿制的对象,设计师是厂里几个手艺高超的钣金工,第一批轿车是用手工一榔头一榔头地敲打出来的,它的正式图纸在投入批量生产的几年后才被专业人员补齐。”
民营企业造车最大的障碍还是政府许可,李书福依然寻求变通。
让范无病觉得好笑的是,他的汽车许可证来自四川德阳的一家监狱,该监狱下属有一家汽车厂,李书福注资取得了百分之七十的股权,然后取了一个跟全球最大飞机制造商美国波音完全类似的厂名,叫作四川波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厂名叫波音,车型像夏利,车价仅如一辆高档丰田摩托车,一九九八年八月八日,李书福造出的第一款汽车吉利豪情正式下线。当时他摆宴一百桌,向全国官员及经销商发出七百张请柬,结果只来了一个浙江省的副省长,九十多桌菜肴受到冷落。
吉利豪情一面市,就以超低的价格掀起了一场血风腥雨。
当时中国的轿车定价大多在十万元以上。最便宜的天津夏利售价将近九万元,而吉利豪情价格为五万八。
“当时有媒体问我,消费者都在问,五万八的轿车能开吗”李书福对范无病描述道,“听到这个问题我很高兴,于是我就反问记者,那就是说,如果能开,消费者就都肯买吗”
范无病闻言,顿时莞尔一笑,心道这位仁兄真是挺有意思的,算得上是大巧不工了。
事实上,吉利的入局让汽车业界头痛不已。
在之前,各厂家的日子非常红火,轿车价格坚挺而上扬,但是豪情一出现,像一只土制的秤砣把上扬的涨价箭头一把拉下。
李书福的竞争战略就只有很简单的一条,做中国最便宜的轿车。为了应战,天津夏利被迫降价,它每降一次,吉利必应声下降,杀到最后,夏利开出三万一千八的吐血价,李书福马上挂牌两万九千九,此价一出,舆论顿时哗然,业界一片寂静。
“范总,同行儿们都对我恨得要死,你怎么看”李书福忽然向范无病问道。
此话一出,周围顿时都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看着范无病这个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幕后老板。
第九百六十二章我又何惧
范无病听到李书福的话。也不由得愣了一下,觉得有些意外。
他倒是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直接地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大概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似乎都不是很合适的,毕竟两个人初次见面,这么一来算得上是交浅言深了。
不过范无病也比较能够理解李书福的心理,毕竟一直以来,李书福在市场上如同蛟龙翻江,在政府面前却战战兢兢。
他的那张从监狱工厂转来的许可证不但来路可疑,而且按严格规定只能生产卡车和两厢汽车,吉利要做大,一定要一个合法正式的准生证,这成为李书福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根据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所有的资源及政策都将向一汽、二汽及上汽三大国有汽车集团集中,吉利获合法准生的概率非常渺茫。
因此去年的时候,主管工业的国务院曾副总理到台州调研,专程去吉利视察。李书福当面请命,请求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讲到激动处,李书福说,如果失败的话。也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斯言慷慨,闻者无不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