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秘书们的莫名其妙的表情,范无病就说道,“记住一点,只要你有足够睿智的眼光,那么一旦股市跌得众人脸色发绿的时候,就是应该入市的时机了。”
此时的范无病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要判断哪些企业可以收购,而且也要判断这些企业是否到了收购良机,以及需要收购的股权比例等等,一旦确定了这些事情,金融管理团队自然会去办好剩下的事情。
虽然说之前他的金融管理团队已经完成了两波儿操作,但是目前而言,确实已经到了需要范无病自己亲自动手的时候了。
在经济泡沫膨胀时期,上市公司面临比平常大得多的盈利增长压力,这既是投资者对企业的迫切要求,也是企业经营者特别是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必须交出满意答卷的难题,毕竟这要关系到他们的高薪酬和股票期权。
而在企业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困难的时候,有的企业经营者为博取投资者的欢心,确保自己的名利,就会采取违法手段作假帐、伪造经营业绩、销毁证据、逃避审计监督。
但是,纸包不住火,it经济泡沫破灭后,一系列的企业财务丑闻就被相继揭开了。
七月的美国连线杂志刊登了一个数据,在一九八四年的全美十大个人计算机软件公司中,微软排名第二,到了今年,微软跃升第一,而当年的其他九家公司都在排名中都消失了。
报道人颇为感慨地写道,也许我们应该对什么是好公司进行重新定义。
同样的公司沉浮也发生在中国的新经济企业中,有数据显示,中关村科技园从一九九五年到现在的六年间,规模最大的前百分之二十企业中只有三分之一生存下来,但是活下来的企业中,只有五分之一仍然居于前百分之二十之列。
实际上,相对于新经济泡沫的膨胀,大众传媒和分析家们要担负很大的责任。
在当初这批高科技股狂潮兴起的时候,大部分的分析及和大众传媒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中既有一定的盲目性、局限性,但是更多的是投机性。
在美国这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中长大的金融分析家们,怎么会对网络的虚幻性全然没有疑问但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明白一件事情,只有继续吹嘘网络的成长率,才能让它继续膨胀下去。
这就像是皇帝的新装一样,虽然大家都看不到什么实质的东西,但是最保险、最聪明的方法就是继续扮演、继续相信而且继续欣赏下去。
好比号称股神的巴菲特在一封致股东的信件中所说的那样,过去一段儿时间里,投资者对科技股的狂热,就像是童话里的灰姑娘那样,明知道狂欢舞会到十二点就会结束,到时候一切美丽的衣服、仆人和马车都会消失,便会衣衫褴褛的贫家女、老鼠和地瓜,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提早走开,总希望在午夜钟声想起的前几秒离开。
只可惜舞会上的钟是没有秒针的,谁也不知道钟声何时响起,结果当午夜悄悄来到之时,大多数人都走不了啦。
华丽的衣服不见了,马车没有了,豪宅没有了,只剩下一大堆的债务。
范无病整整忙碌了一天的时间,确信自己没有放过任何一家成长性好,将来会有所作为的公司之后,这才放手,此时统计了一下之后,就发现已经圈点出了一百多家公司,又按照关注程度分成了三类,以确定关注的优先级别。
可惜的是,这些公司中的一部分,范无病不大可能获得控股权了,就好比是软银的孙正义那样,尽管他的市值跌去了很多,但是对于看好的一些公司,他死活是不肯放手,而仅仅依靠从市场上搜集到的那点儿筹码,似乎还不足以让范无病获得巨大的收益,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这些狡猾的日本人啊,为什么不让他们脑溢血呢”范无病有点儿恨得牙根儿痒痒,可是偏偏又无计可施。
事实上对于美国的公司,范无病动手的把握要大很多,毕竟美国的市场流通性很好,但是对于国内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一些公司,就比较难说了,除了自己之前就已经投资的一些公司以外,想要插手进入日本人有意识地控制的一些国内互联网公司,显然难度是很大的。
在很大的程度上,日本人对于掌控这些公司的欲望比较强烈,已经不单纯是为了赚钱那么简单了,掌握一些在中国国内属于是上升期的互联网企业,对于日本在中国的势力拓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他们宁肯亏点儿钱,也绝不肯放弃这方面的权益。
面对这些执著的日本人,范无病一时之间也有点儿老虎咬乌龟,无处下口的感觉。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安然不安然
七月中发生了两件大事儿,一件就是中国申奥成功了,获得了两千零八年的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另一件就是美国的安然公司爆出了作假丑闻。
安然公司是美国能源大亨,拥有跨美国和加拿大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公司的总部设在布什家族的老巢,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
一直以来安然身上都笼罩着一层层的金色光环,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公司营运业务覆盖全球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两万多人,资产额高达六百二十亿美元。公司掌控着美国百分之二十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业务包括能源批发与零售、宽带、能源运输以及金融交易。
在去年,财富杂志美国五百强评选中位列第七,连续六年被该杂志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安然股票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股价高达七十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势,成为众多投资者的追捧对象,并且由于和小布什政府密切的关系,使得公司的发展更加平步青云。
然而在二季度安然公司公布财务报告引起了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
因为在连续二十一个月盈余增长的安然公司突然宣布第二季度亏损达到六亿美元,正是这份报告揭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
在政府监管部门、媒体和市场的强大压力下,安然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文件承认存在财务舞弊,从一九九七年到今年间,共虚报利润五亿多美元,并且未将巨额债务入帐。
安然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暴露后,遭到了媒体的猛烈抨击,其股票遭到投资者的抛售,股价一路下跌,市值由峰值时的八百多亿美元跌至不到两亿美元。
安然公司的欺诈事件的揭露在美国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案件涉及一大批政府要员和国会议员,还将使教师、消防员和部分政府雇员的退休基金损失十亿美元以上,而更可怕的是安然事件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投资者信念。
华尔街股市一再下跌,不断创造股市新低,投资者在美国股市投资资产缩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