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4章 环境污染(2 / 2)

“你们环保局就是这样进行环境保护的,你这个局长做得称职吗?”

见郑心强低下头不说话,赵卫东顿时火就起来了。

听到赵卫东的话越来越严厉,最后居然有问责的意思,郑心强顿时抬起头,有点豁出去的对赵卫东说道:

“赵书记,县里下拨的经费实在是太少了。”

“只够人头费和办公经费,局里的各种检测设备的采购资金没有安排预算。”

“通义河的污染问题,我们半年以前。”

“就根据群众的举报进行过调查,发现污染源就是县里新办的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至于水中的污染物,我们没有设备进行检测。”

“而且这家企业,又是县里近年创办的重点企业,领导非常重视,我们多次去找他们协商解决。”

“他们跟本不予配合,甚至通过县领导干预环保治理。”

“陆副县长的一个电话过来,把我一顿臭骂,说我的行为是破坏通义的经济发展大局。”

“我们的环保工作实在是太难了。”

郑心强非常委屈的说道。

“情况是这样吗?”

赵卫东严厉的目光盯着郑心强说道。

“这个,赵书记,为了县里的经济发展大局,我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郑心强结结巴巴的说道。

“为经济发展就能这样牺牲环境,为了眼前这点小钱,你知道以后要治理好这个环境要花多少钱吗?十倍,甚至百倍,如果现在还这样纵容这些高污染企业无所忌惮的排放污染源,那就是国家的罪人。”

赵卫东被这样的短视作为激怒了。

看到这位年轻的县委副书记,如此的疾声厉色,威严无限,会议室谁也不敢大声喘气。

赵卫东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对大家说道:“对不起,我刚才太激动了。”

“没事,没事,赵书记,是我的工作没做好,我……”

郑心强连忙说道。

赵卫东手一扬,阻止了郑心强继续说下去。

考虑了一下,对郑心强语重心长的说道:

“当然,我们的环保工作也必需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如何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行。”

“经济发展是大局是中心,一切工作必需围绕着这个大局。”

“对于污染企业的处理,主要的重点要放在治理上下功夫,不能只是采取关停并转的解决方法。”

“而是要考虑进行技术改造升级。”

“既能节能减排,又能提高产能,还能增加效益,一举三得。”

“对于造纸厂的废水、废气,你们要跟科研机构合作,考虑废物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我们造纸厂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碱,这些都是钱。”

“你们可以联系一些专家,再加上厂里的技术员和经验丰富的工人,组成攻关小组,研究探索废碱污水,回收再利用的新路子,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减少排污的量。”

“造纸废水处理应着重于提高循环用水率。”

“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同时也应积极探索各种可靠、经济和能够充分利用废水中有用资源的废水处理方法。”

“你们应该知道,造纸厂按工序排出三股废水。”

“一是制浆蒸煮废液,通称造纸黑液。”

“二是分离黑液后纸浆的洗、选、漂水,这也称中段水,三是抄纸机上的白水。”

“白水是可以处理后回用的。”

“中段水,是黑液提取不完全,所剩下的部分,应占总量10%以内。”

“在黑液中所含的污染物占到了全厂污染排放总量的90%以上,因此黑液排放是造纸厂污染的主要根源。”

“其实造纸厂污染治理,主要是治理这个部分。”

“如果能够探索出回收再利用的路子,把这个90%消灭掉,纸厂的主要污染就得到根本的解决。”

郑心强和环保局的班子成员听得目瞪口呆。

从他们的观念里,感觉到环保工作跟经济建设是一个矛盾,想搞好环境建设,肯定会抑制经济发展,要发展经济,肯定要放松环境保护,这是无法相互兼顾的。

听刚才赵副书记的一席话,他们真是茅塞顿开。

他们今后工作的思路,应当是:抓好环境保护促经济,抓好经济建设促环保。

郑心强没有想到,赵副书记太有水平了。

专业水准远超自己,提出的建议和问题解决思路,非常恰如其分,做到双向兼顾,没有顾此失彼的问题。

自己也豁然开朗了,以前工作经常缩手缩脚的。

按照国家要求,大张旗鼓开展环保整治,又怕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被县领导批评。

不按照国家要求,严格环保治理,又怕被地区环保局领导批评。

而按照赵副书记的思路,两方面都能兼顾。

确实是皆大欢喜的大好局面。

赵卫东的话给在座的带来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郑心强见如此雷厉风行又十分巧妙的处理问题,心中不禁有点感动,让他这个冷门局长心中感到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连忙说道:

“赵书记,以前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现在有您的这些话,有您的大力支持,我保证一定把县造纸厂通义河的污染问题妥善解决好。”

“那就好,碰到具体问题,你和我的秘书联系。”

“需要我出面的,尽管给我秘书打电话。”

赵卫东示意陈强把联系方式给郑心强。

等从环保局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班时间了,郑心强想留下赵卫东吃晚饭,结果赵卫东直接了当的说道:

“不要麻烦了,你们不是经费很困难吗,我直接回去了。”

赵卫东拒绝了郑心强的热情挽留,三个人上了小车离开,只留给他们一个渐渐远去的身影。